相对何须学楚囚,且沽琼醑醉中秋。
包胥枉作秦廷哭,鲁女深劳漆室忧。
莫谓珠崖终弃汉,须知东国尚尊周。
诸君试上新亭望,满目山河涕泗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诗作。全诗如下:

中秋江亭宴集为朝鲜全洛人李秋冈作

相对何须学楚囚,且沽琼醑醉中秋。

包胥枉作秦廷哭,鲁女深劳漆室忧。

莫谓珠崖终弃汉,须知东国尚尊周。

诸君试上新亭望,满目山河涕泗流。

译文:

面对明月,何必学习楚囚的悲愁,尽情饮酒庆祝中秋佳节。

包胥徒劳地到秦国朝廷痛哭,鲁女深重地为周室担忧。

不要认为珍珠岛终将被抛弃汉朝,要知道东国依然尊重周朝。

各位朋友试着登上新亭眺望远方,看到壮丽的山河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节时为朝鲜全洛人李秋冈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豪迈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联“相对何须学楚囚,且沽琼醑醉中秋”,诗人以对比的方式开篇,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消息。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离别的痛苦,而是通过“相对”二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中秋夜晚。诗人邀请友人一起品尝美酒,共同欣赏明月,以此来缓解离别的哀伤。这里的“琼醑”指的是美酒,象征着友情和欢乐。而“醉中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颔联“包胥枉作秦廷哭,鲁女深劳漆室忧”,诗人运用典故来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这里,诗人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人物:楚国的忠臣包胥和鲁国的贤女季姜。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开后的孤独和无助。诗人认为,虽然包胥和季姜都曾有过为国家、为亲人而牺牲自己的伟大事迹,但在他们各自的时代,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如今,当友人离去后,诗人感到无比失落和惋惜。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思考。

颈联“莫谓珠崖终弃汉,须知东国尚尊周”,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在这里,诗人引用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强调了东吴政权对刘备的尊重和认可。诗人认为,尽管历史上有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但那些真正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总会得到后人的认可和尊敬。因此,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必过于悲伤和失望。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安慰和鼓励之意,也体现了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尾联“诸君试上新亭望,满目山河涕泗流”,诗人以设问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在这里,诗人提到了三国时期的一处名胜古迹——新亭。据《三国志·魏书》记载,曹操曾在此设宴招待刘备,并赠予刘备宝剑作为礼物。然而,刘备并未接受,并表示:“今日之会,宁可同乎?”这句话表达了刘备的谦逊和自尊。诗人借用这个典故,寓意着友人离去后,诗人将独自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感慨之情。这两句诗既总结了前文的内容,又为整首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的描写、典故的使用以及设问的结尾,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与领悟。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