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角年华致此身,涓埃无复答君恩。
诗书聊欲酬先志,名字深惭籍党人。
北阙觚棱重回首,南山风雨独伤神。
从今膝下承欢去,清泪潸潸出国门。

【注释】

国门:国境。

总角(zǒuguā)年华:指年轻的时候。致此身:即“至此身”,意谓来到国门。

涓埃:微薄的恩惠,这里比喻自己的贡献。无复答君恩:再也不能报答君主的恩情了。

诗书:旧时泛指经籍、典籍。聊欲酬先志:只是想略尽一点对先人的孝心,酬答一下他们的志向。

名字:名声和姓名。深惭:十分惭愧。籍党人:在朝为官的人。

北阙:宫城的北门,借指南宋都城临安。觚棱:古代建筑物有方柱形的门窗,上刻方棱,故称。重回首:一再回头。

南山:指家乡所在的山。风雨独伤神:在风风雨雨中独自伤心。

从今膝下承欢去:从此就要离开父母,孝敬双亲。承欢:指侍奉父母,表示孝顺之意。膝下:指父母的膝上,也用来指儿女。

清泪潸潸出国门:泪水潸潸地流着,将要离开国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被贬到广东时所写。诗人在临别时写了这组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一方面感慨自己没有能报效朝廷而深感惭愧;另一方面又希望父母不要为他担忧。全诗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爱恋和对家乡亲人的依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的局势和民族矛盾。

首句开门见山,说到了国门。作者自比为年轻的少年,现在已来到了国门。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命运的回顾及对国家的忠心与热爱。

“涓埃无复答君恩”一句,说自己虽然尽心尽力地为国家服务,但已经无法报答君王的恩德了。“无复”一词,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认识。

第二句说,自己只能把读书当作报答国家的方式了,因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自己对先人的孝道。这里的“先志”就是“先父的意志”。

第三句说,自己虽然名闻于世,但是惭愧得很,因为自己是靠父亲的名望才做官的。这一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

“北阙”三句,是对国都的回忆之辞。“北阙”指皇宫,“重回首”表示多次回头。作者回忆过去在朝堂之上为国家效力,但现在却不得不离开,心中不免感慨万千。“南山风雨”四句是说,自己即将离开家乡,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独伤神”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结尾一句“从今膝下承欢去”是说从此以后自己要离开父母到远方去。这一句既是对父母的祝福,也是对自己将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恳切,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庭的责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