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森虎豹拥天关,却望蓬莱缥缈间。
非为山川入吴越,惯听言语识荆蛮。
有心葵蒮常倾日,无事云霓不出山。
遍地枯禾望霖雨,谁鞭沧海蛰龙顽。

【注释】

  1. 病起口号:指诗人因患病而起,写有《病起口号》一诗。口号:古代一种文体,即用韵语作的诗歌。
  2. 森森虎豹:形容山林之茂盛。
  3. 天关:指天门山。传说天帝之锁钥设在天门山上。
  4. 蓬莱缥缈间: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此句言在遥远的仙境之间。
  5. 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
  6. 荆蛮:指荆楚一带。
  7. 葵蒮(kuí bò):向日葵。
  8. 云霓:云气和彩虹。
  9. 蛰龙顽:意谓蛰伏的龙。
    【赏析】
    这是一首五绝。全诗四句,每两句为一组,每组前一句描写自然景物,后一句抒写诗人的情感或志向;中间两句是说理的议论,表达诗人的思想观点。
    首联“森森虎豹拥天关,却望蓬莱缥缈间”,写远望所见。“森森”一词,既写出虎豹的密集,又写出其雄壮威武。“天关”指华山。《史记·李斯列传》:“于是乃上华山,西观于秦宫,遂上华山。”据《三辅黄图》:“太华故有玉女祠,祠中常有光焉。秦始皇时,梦金人以玉环置于其口,且有光出焉。”可见“天关”即华山。而华山又是虎豹出没之地,因此“森森虎豹拥天关”。虎豹之盛,与山峦之高峻,形成了雄伟壮观的画面。这两句写诗人登临华山,极目远眺,只见群峰环绕,层峦叠嶂;而远处则云雾缥缈,隐约可辨的蓬莱仙岛,仿佛近在咫尺,这就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颔联“非为山川入吴越,惯听言语识荆蛮”紧承首联而来。这里说的是诗人登上华山之后,面对眼前的美景,产生了一种豪情壮志。他并非仅仅为了欣赏这里的山水风光,而是要通过耳闻目睹来了解远方的吴越地区。因为诗人知道,只有通过耳闻目睹才能对一个地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他还明白,要真正了解吴越地区的文化特点,就必须到那里去亲自体验生活,亲身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这样,他才能真正理解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壮志和豪情壮志。
    颈联“有心葵蒮常倾日,无事云霓不出山”,“无心葵藿随阳动,有事云霓掩复开”。这是写诗人站在华山之巅,遥望远方的情景。他想象着自己就像那向日葵一样,时刻都向着太阳倾斜,永远向往光明;而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又可以像那云霓一样,及时地出现在他的身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愿望。
    尾联“遍地枯禾望霖雨,谁鞭沧海蛰龙顽”则是对前面的诗句进行概括性的总结。诗人通过对华山之巅的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希望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雨水滋润,使得庄稼能够茁壮成长;同时也希望那些被束缚在大海中的蛟龙能够得到解脱,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两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豪迈之情和壮志凌云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