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田
【注释】 挽潘槐史联:挽,悼念;潘槐,潘岳的字,指潘岳;槐,即“华”,指潘岳。潘岳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因官至尚书令,故称潘岳,他与石崇、左思等人齐名,被称为“潘黄左”。槐史,即潘岳。联,对联。 斯人不免有情:斯人,指潘岳。有情,指潘岳多情。 叹文山声伎:文山,指杜甫。《唐才子传·潘岳》记载:“杜少陵《同赋竹》,其首句云:‘不可得而闻也’。”声伎,指声乐歌舞之类的艺术。 逸少管弦:逸少,指谢安。管弦
【注释】 春:指农历的正月初一。酩酊:大醉的样子。酬佳节:以美酒相庆。事早朝:上朝拜见皇帝。衾(qión)被:被子,代指妻子。 【赏析】 《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当时诗人在夔州与堂弟杜审言同游,两人畅饮,对酒当歌,吟咏出这首名篇。全诗语言平易浅近,但含义深厚,耐人寻味。诗中借酒会友,抒发了作者忧国伤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时,一定要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其意思,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出相关的关键词句,并加以赏析。注意注释中给出的“庾岭、关”是地点;“天建潮阳”“瀛洲”是地名;“粤会”、“闽右”是地域;“环”“负海”“云集”是自然现象。然后结合这些关键词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 庾岭北临着建关,城廓星罗棋布,天建潮阳环绕着整个岭南地区; 瀛洲南边负靠着大海,帆樯云集
诗解: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吴全美病逝后所写的挽联,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 1. 遗疏尚淋漓,故老遽传虚甲帐: - 遗疏:指吴全美去世的消息。 - 淋漓:形容书写或言辞流畅、畅快。 - 故老:老朋友。 - 遽传虚甲帐:突然传来噩耗。虚甲帐,这里指的是死亡的帐幕。 2. 忠魂休怅望,汉家终不弃珠崖: - 忠魂:指忠诚的死者魂魄。 - 休怅望:不要悲伤。 - 汉家:指汉朝。 - 珠崖:地名
【注释】:仙李蟠桃:比喻仙人的仙桃,即蟠桃。诗家秀句:指诗人的佳作。 【赏析】:此为门联。上联以仙家之蟠桃喻人世间美好之物,下联以佳人之秀口吟诗喻人世间美好之事,上下联皆用典,且均以“传”字收尾,既对仗工整,又意蕴深厚。 门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横批(也称为“题额”),下半部分是正文(也称为“楹联”)。横批通常是四个字,而楹联则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
注释:潘氏红芳馆联 新诗不厌百回读;灵境何如六月寒。 赏析:这是一首七律,以“新诗”起兴,抒发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思想主旨,并结合诗中人物、景物等具体意象加以理解分析。本题要求学生对“滦阳试院题画”进行赏析。“滦阳试院题画”的意思是在热河的滦阳试院里题画。首联写“滦阳”之景,“总如春”“色色新”,以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作者因国事日非而抑郁悲愤的情感。颔联写“行殿”之景
和林金石诗 惠民良局有官方,羲后黄神庙貌彰。 不读天台辍耕录,元医谁悟祖三皇。 释义: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李文田,他通过《和林金石诗》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之情。诗中首先提到“惠民良局有官方”,意指政府为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治理机构,体现了官方对民生的重视;“羲后黄神庙貌彰”则是指天后娘娘庙的建筑风格与形象都十分壮观。然而,诗中的转折出现在第二句“不读天台辍耕录,元医谁悟祖三皇”
【注释】 万安宫遗址:指位于今北京市的故宫。 断瓦残当岁月深,沿河翁仲草萧森:断墙残垣中,岁月悠长,河水潺潺流过。河边的翁仲石像已经草木丛生,显得荒凉萧条。 残碑遍地无人拾,叹息圭塘许翰林:地上散落着许多破碎的石碑,无人清理,让人叹息。“圭塘”,即今天的北京前门大街附近的护国寺街。 译文: 断壁残垣映照出岁月的痕迹,沿着河流,翁仲石像被草木覆盖,显得凄凉萧条。满地的残碑无人收拾,令人叹息
永平郡楼作 渔阳东郡古藩屏,城阙岧峣锁渤溟。 岚气宵深连海白,烧痕春暖入关青。 天临碣石星分尾,地接巫闾屋建瓴。 且喜兴中烽火静,麦畴残雪润郊坰。 注释: 1. 渔阳东郡古藩屏:指的是渔阳(今天津市蓟州区)和东郡(今河北省廊坊市)这两个地方历史上曾经是边陲的屏障,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藩屏在这里表示它们的地理位置重要,可以抵御外敌。 2. 城阙岧峣锁渤溟:城阙即城墙,岧峣形容城墙高耸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