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噩
诗云:道人家住大江南,雪满穹窿有旧庵。 化鹤归来城郭是,几人楼下看苏耽? 我们将逐句进行详细解释和赏析: 1. 首句释义与背景: - 诗句“道人家住大江南”描述了道人居住在中国的南方。 - “雪满穹窿有旧庵”描绘了一座被积雪覆盖的古老庵堂的景象。 2. 第二句解读: - “化鹤归来城郭是”可能意味着一位道士如鹤一样归来,使得城市显得更加重要或引人注目。 -
【注释】 门:指家门。 梁燕:燕子,这里代指妻子。 谢家:指南朝诗人谢朓。梁燕满春堤,用谢朓的典故,意喻妻子们个个才貌双全。 看:指看她们的样子。 七字:诗的首句为“南园”,中间两句为:“堂前柳絮看如雪,七字吟成不可题。”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南园重访旧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妻子们的深情怀念。 “再过南园,感旧伤怀,示高氏二妻叔”起兴。南园是作者当年与妻子们共度欢乐时光的地方,现在重游
赠赵郎 纸窗镫火夜荧然,几宿清斋对榻眠。他日怀人屋梁梦,半庭春树月婵娟。 注释:纸窗、镫火、清斋、榻眠、怀人、屋梁、春树、月婵娟。 赏析:诗的首二句写景。“纸窗”与“镫火”,都是室内之景,但前者是室外所见,后者则是室内所见,二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清幽淡雅的夜景画。而诗人在室内点着油灯,彻夜读书,直至天明,可见其学习勤奋刻苦。“几宿”表明时间之长。第三句写情。“他日”二字表明此情非一时一地所发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诗人通过对祖墓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痛。 首句“重展始祖墓感旧”,诗人在祭扫始祖墓时,回忆起与家族共度的美好时光,感慨岁月变迁带来的变化和失去亲人的痛苦。 次句“示族众”,表明诗人要向族人展示他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这既是对先人的一种传承,也是对后人的教诲和提醒。 第三句“稚齿曾同展墓田,城西树色忆当年”,描述了诗人小时候与家人一同祭扫祖墓的情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理解和分析,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对相关字词进行正确书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啸”“壑”等,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啸”“壑”。 【答案】 游王氏池亭,题诸生诗后 看竹不知谁是主,野人有酒自相招。 轻雷忽送海边雨,无数鹤鸣翀远宵
题湘水 最是湘流放棹轻,楚南千里碧波清。 不分草色春初入,欲合天光雨乍晴。 傍岸云山原缥缈,临江竹树更鲜明。 如何呜咽滩头石,帝子年年恨未平。 注释 - 最是湘流放棹轻:最令人感到轻松的是湘水中游船的轻快。 - 楚南千里碧波清:在楚国南部,一千里碧波清澈透明。 - 不分草色春初入:春天来临时,草色与湖水交融,无法分辨。 - 欲合天光雨乍晴:雨水即将停歇,天光逐渐明朗起来。 - 傍岸云山原缥缈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耒,下面是诗句的逐句注释和译文: 过雨苍宋氏舅故居: 经过了下雨后的荒凉的宋朝舅舅的旧居。 晓日苍凉远水滨: 清晨的阳光照在远处的水边显得有些凄凉。 萧萧落木下秋畇: 落叶在秋风中轻轻飘落,落在了秋天的小丘上。 偶过旧宅频嘶马: 我偶尔路过舅舅的旧居,马匹也经常发出嘶鸣的声音。 直入空庭不见人: 径直走进空荡荡的庭院,看不到人。 压径颓垣垂野蔓:
注释: 西石:西林的一块石头。 愚性:本性,天性。 在林谷:居住在山林之中。 所遇即佳赏:所见之景即为美好之赏。 一石:指一块石头。 虽云孤:尽管它是孤独的。 探索罗殊象:探寻它的形态和象征意义。 罗殊:一种古代乐器,形似琴。 象:象征、形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森林中的一次偶然遇见,以及他对这一偶得之美的感受和思考。诗人将自然美景与自身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再过南园,感旧伤怀,示高氏二妻叔 注释:再次来到南园,感慨岁月流逝,怀念过去的事情。 译文:再次来到南园,感叹岁月的变迁,怀念过去的往事。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再次来到了曾经度过青春时光的南园,心中涌起对过去的追忆和感慨。他通过对比自己与过去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这种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1. 荒墅:荒凉的别墅。 2. 凄其(qíqí):寒冷的样子。 3. 凋谢亲朋还剩几?:凋零的亲朋还有几个呢? 4. 飘零:漂泊,流浪。 5. 壮心销灭浑相似:壮志消磨得差不多,两者相似。 6. 早岁:年轻时。 7. 嬉游:游乐。 8. 非是:不是……的原因。 【赏析】 这是一首感伤时事、抒发悲慨的诗。 首联写诗人在春阴连晓之时与单丈仲温话旧饮酒,感到凄冷凄然,荒废了别墅,靠炉子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