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凯
勘灾 一片平芜满目荒,雨馀及早种高粱。 村无榕树连阴碧,路见蒲英几朵黄。 花屿前头难寄碇,竹篙湾里好归航。 北埼渺渺尤横绝,铁皮沙遮吉贝乡。 注释: 1. 一片平芜:指一片荒芜的草地或田野。 2. 雨馀:雨后。 3. 种高粱:种植高粱。 4. 村无榕树:村庄里没有榕树。 5. 连阴碧:连续的绿色阴影,指茂密的树林。 6. 几朵黄:指路上看到几朵黄色的花。 7. 花屿:美丽的岛屿。 8. 难寄碇
【注释】 浪接天:水浪接连不断。 定惊魂:一定使人心惊胆战。 澹台:指战国时齐国人晏婴,字平仲。 景略:《汉书·贾谊传》:“汉文帝问贾生曰:‘三代以还,何道最为难行?’贾生对曰:‘臣闻之,世主有能致天下贤士而不穷者,五伯长雄而不倒者,何也?’帝曰:‘何谓也?’对曰:‘夫贤人在位则安,失位则危。若市道开张,则人得而争焉;风雨兴作,则物得而润焉;雷电震动,则灾得而灭焉。是故贤人在位则安
【注释】 君:指诗人。高阳:即高阳酒徒,典出《史记·刘伶传》。蕲(qí):山名,在今湖北蕲春县北。黄州:今属湖北。风月:山水风景。《庄子·外物》:“子游乎!数化。”《列子·黄帝篇》:“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天地之间。”分符:古代以地为州,分九州,每州设刺史一人,故称分符。施澹人:施闰章的字。沈荔江:沈懋学的字。二巡检:即蒋怿庵、施澹人、沈懋学三位巡检官,皆当时著名文学家
蒋怿庵刺史用雨花菜给我送别 黄州的虾笋让我回忆起过去 潘家酒肆我流连忘返 曾品尝过春前雨花的美味 味道鲜美胜过雷菌和山茶 采得鲜嫩如生 突然停箸难以下咽 惆怅澎民水藻鲜美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黄州的回忆,通过描述虾笋、雨花菜等美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如“风味重尝海外天”形容雨花菜的味道非常美妙,“生较雷菌犹缓缓”形容虾笋的口感细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勘灾 白浪掀天万丈飞,夕阳闪闪动渔矶。有钱家始煨红芋,无罪人多著赭衣。但听狂风连日吼,难逢零露见朝晞。台阳咫尺偏殊俗,三熟犹闻稼穑肥。 注释: 1. 白浪掀天:形容波浪翻滚如山,非常壮观。 2. 万丈飞:形容海浪高耸入云,气势磅礴。 3. 夕阳闪闪:形容夕阳的光辉闪烁在海面上,美不胜收。 4. 有钱家始煨红芋:有钱的家庭才开始吃烤红薯。 5. 无罪人多著赭衣:无罪的人大多穿着红色的衣服。赭衣
新城 澎湖天险不须城,剩有新城一角明。 百尺颓垣无姓氏,几枝断戟堕沧瀛。 贾帆叶叶湾前泊,戍鼓声声夜半鸣。 何处俞龙前迹在,欲寻暗澳不知名。 注释: 新城:指澎湖的新建筑。 澎湖天险不须城,剩有新城一角明。 百尺颓垣无姓氏,几枝断戟堕沧瀛。 贾帆叶叶湾前泊,戍鼓声声夜半鸣。 何处俞龙前迹在,欲寻暗澳不知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澎湖新城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
猎猎林风欲战时,一帆准拟厦门吹。 注释:林风猎猎,形容风吹得很厉害。一帆准拟,意思是船帆即将被风吹动。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海船即将出海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蔡生赴台小试的期待和祝愿。 翘才有馆堪投足,匡鼎能诗亦解颐。 注释:翘才,有才能的人。匡鼎,指匡衡,汉代人。能诗,擅长作诗。 赏析:此句表明蔡生在才华横溢的同时,也善于写诗,能够给人带来欢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蔡生的赞赏之情。
勘灾 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 墙堆老古石犹白,菜煮糊涂粥亦蓝。 牛粪烧残炊榾柮,鱼粮乏绝摸螺蚶。 剧怜人与鲛人似,可惜冰丝不育蚕。 【注释】 勘(kān)灾:考查灾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思任的《观潮》诗。诗人以“勘灾”为题,对当时沿海一带遭受台风袭击所造成的破坏作了形象的刻画。 前两句“大澳澎湖一十三,海山断续海东南”,描写了台风来时的景象,风力之大,海浪之高
【注释】 1. 留别八首:是作者与友人徐幼眉大令的诗词唱和集,共八首。 2. 必观见赠韵:即必观见赠的韵脚诗,意指必须读诵并赞美。 3. 连日开仓:指连续几天在仓库里工作。 4. 未中:未完成,没做到。 5. 纷纷户口散来公:指众多百姓都来向官府缴纳赋税。 6. 竹寮花宅周中外:指官府周围种有竹子和花卉的宅院。 7. 虎井猿坑计始终:形容官府的工作繁忙,像老虎井、猿猴坑一样。 8.
这首诗由四首诗组成,每首诗的内容和主题都各不相同。下面是对每首诗的逐句释义: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 蔡生才调解吟诗,惜别匆匆系别思。 注释:"蔡生"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或某个与蔡姓相关的人,"才调解吟诗"表明此人擅长文学创作,"惜别匆匆"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匆忙之情。"系别思"意味着将离别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表达对离别的深深思念。 学行要遵先辈录,科名须及少年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