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廷华
诗句:重举消寒会,如开选佛场。官绅同入座,裙屐共升堂。 译文:我们再次举起酒杯,就像打开了一个选择佛陀的场所一样。官员和绅士们一起坐了下来,穿着裙子的鞋和皮鞋的人也一起进入了殿堂。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冬日里,与同僚们一起聚集在一个场所中,通过品酒来消除寒冷的情感。这里的“选佛场”指的是古代佛教徒选择修行的地方,而“官绅同入座”则是指官员和绅士们一起参与。 赏析
【注释】 章绂云:章绂,字云。太令夫人:对丈夫的尊称,指杨浣芬。杨浣芬(1784—1852)字浣芬,号漱芳,江苏江都(今扬州)人。清代女诗人、女画家、女书法家。有《浣芬诗草》、《浣芬书画集》传世。《题章绂云太令夫人杨浣芬忆蓉室诗草九首》是杨浣芬的一首七言律诗。 【赏析】 此诗为杨浣芬怀念夫君章绂之作。章绂与杨浣芬结婚后,夫妻二人情投意合,相濡以沫。在丈夫去世之后,杨浣芬更是悲痛欲绝
诗句解析: 1. 哀辞未写诗兄叙,真挚文难晚近求。 2. 何待遍徵名士笔,阿兄一序足千秋。 译文: 1. 我还未写下哀悼的哀辞向兄长陈述,但真挚的情感却难以在晚年得到表达。 2. 何必等到到处征召名士的手笔来写,我兄长的一篇序言就足以流芳百世。 关键词注释: - 哀辞:古代用于哀悼死者的文字。 - 诗兄叙:指与兄长共同创作诗歌。 - 真挚文:真诚而真挚的文采或情感。 - 名士
【注释】:章绂云:即章绂云,字子章,号云麓。杨浣芬,名不详,号蓉室。 【赏析】:这是一首悼亡诗。作者章绂云是杨浣芬的丈夫,他与妻子杨浣芬感情甚笃。杨浣芬于明末崇祯年间去世,时年三十七岁,死前曾写了许多怀念丈夫的诗稿。这些诗稿被丈夫保存下来,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 “集中多少断肠词”,说妻子生前有许多情意绵绵的诗作(断肠词),都是为丈夫写的。“凄绝”二字点出其感情之哀伤。“笔一枝”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理解诗中重要词语意思,再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最是西窗鸿雪篇”,意思是最令人称道的是西窗下的鸿雁传书;“至性语缠绵”,意思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感怀旧事濡毫纪,哀乐频年梦若烟”,意思是感慨往事萦怀笔端,悲喜交集恍如梦幻。 【答案】 《题章绂云太令夫人杨浣芬忆蓉室诗草九首》是清初诗人王夫之的作品。该诗以记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诗句解释如下: 1. 捧檄南安壮志舒,万金珍重数行书。——我带着使命来到南方的安南,雄心壮志得以舒展,珍视这份重如万金的书信。 2. 谆谆语谱承清德,犹待闺中锦绣摅。——她的话语恳切而充满智慧,如同清风吹拂着我,期待在闺房中展现锦绣般的才华。 译文: 1. 我带着使命来到南方的安南,雄心壮志得以舒展,珍视这份重如万金的书信。 2. 她的话语恳切而充满智慧
【注释】 章绂:人名。杨浣芬:人名。 伯氏:指杨浣芬的丈夫。吹埙:用吹奏笙的技艺。 仲氏:指杨浣芬。篪(chī):竹制的乐器,形如笛而长。 膝前:指在父母的膝下。玉树:美男子。灿:光彩夺目。双枝:比喻儿子成双作对。这里指两个儿子。 诗礼:指儒家的诗歌和礼仪。趋庭:古代以父子相见于庭为重,故称父子相见为“趋庭”。后以喻师生相师,兄弟相教。 慈母:指杨浣芬的母亲。殷勤:殷勤周到。也:表肯定的语气词
【注释】 六旬未许治嘉肴:六旬,六十天。治嘉肴,制作美食。 设帨游仙隔五朝:设帨,女子结发为笄,古代以帨(古称手帕)束发。游仙,泛指游于仙境。隔五朝,隔了五个朝代。 来去荷花生日后:来,指春天到来;去,指春天离去。 魂销:魂魄为之消尽,即心醉神迷。 【赏析】 此诗首联写杨浣芬夫人的美貌及她的才艺,次联写杨浣芬夫人的清纯高雅,三联写杨浣芬夫人的才情与风韵,末联写对杨浣芬夫人的思念之情。全诗用典贴切
【注释】 1、汉桢:指诗人。四十初度,是四十岁的生日。初度:初次过寿,这里指生日。 2、赋诗侑觞:即赋诗劝酒。侑,劝酒的意思。 3、疾饮:急速饮酒。衔枚:口含枚子,防止出声。枚子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4、顷刻:很快的。狂斟:极力举杯劝酒。近百杯:近一百杯酒。 5、战胜:打败敌人。高阳:地名。在今河北省高阳县。曳兵走:拖曳武器而逃。 6、玉山颓:比喻人的衰老或失败。 【赏析】
惠质兰姿不栉夸,犀毫象管吐云霞。 名姝十首包全史,斗尽心花与笔花。 注释:她具有蕙质兰心,不待梳理就能展现出独特的美,犀牛的毫毛和象牙的笔杆都能写出如云霞般绚烂的文字。她创作的十首名篇如同囊括了全部的历史,其中倾注了她所有的感情与心血。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夫人杨浣芬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能。首句“惠质兰姿不栉夸”,称赞夫人具有高雅、纯洁的品质和端庄的气质,无须梳洗就足以展现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