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
送继禅和尚之杭州开僧学堂 本朝文苑最苍凉,佛法师承更早亡。 正好独开生面在,未须料理六朝唐。注释:本朝的文人学士最为凄凉,佛教的法门传承更早地消失。现在正当其时,可以独自开创新的面貌;但无需处理过去六朝的事务和唐朝的事。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继禅和尚即将去杭州开僧学堂的祝福。首句“本朝文苑最苍凉”,用“苍凉”来形容文人学士的处境,暗指本朝的文坛已经衰落。次句“佛法师承更早亡”
与君遂叔雅饮黄公庐选三 两间老屋坐闲人,四碟盐齑当八珍。 注释:这两间旧屋子,坐着几位闲人;四碟小菜,相当于八种珍美的美味。 大有旗亭风味在,胜持胡饼学维新。 注释:这里的气氛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比起拿着胡饼去模仿西方的变法,还不如自己创新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黄公庐与友人饮酒时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变革的追求。首句写景,用“老屋”、“闲人”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提供的四句诗及其翻译。 1. 表微零落遗编蚀: 这句表达了书籍的衰落和遗忘,"表微"指的是书籍内容微小且被忽视,“遗编”则是指那些已经消失的或遗失的书籍,“蚀”在这里意味着被侵蚀。这可能暗示了书籍在历史长河中的逐渐失传和被埋没。 2. 刊误蹉跎宿草深: 此句描述了古籍中的错误被长期搁置,而杂草却越来越茂盛,比喻了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荒芜。"刊误"指的是修正错误,“蹉跎”意为拖延
以下是这首诗《无题二十六首选十·其三》的详细解析: 第一句“潇潇夜雨掩重门,已有秋心到酒尊。”描绘了一幅深夜中细雨纷飞、雨声如泣的画面。雨滴打在厚重的木门上发出声响,仿佛是在倾诉着什么。在这样的夜晚,诗人的心也似乎被这无尽的雨声所触动,他不禁想起了秋天的意境,心中涌起了对秋天的思念。这种思念如同一杯美酒,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浓烈。 第二句“听至荒鸡三唱后,浮云落絮本无根
【注释】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指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第二十六首。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作者在潞河岸边,晨曦初照之时所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潞河曙色拥烟岚:潞河,即潞水,发源于山西省武乡县,流经河北省、山东省等地,最终汇入渤海。曙色,是指早晨的阳光。拥,包围、笼罩。烟岚,是指烟雾和山岚。这里的“拥”字,描绘了潞河晨曦初露时的景象,给人以朦胧、神秘的感觉。 风露微侵宿酒酣:微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 帝子采云归净土,麦加文石镇欧东。两家悬谶昭千祀,一样低头待六龙。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中描绘了帝子采云归净土的景象,以及麦加文石镇欧东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两家悬谶昭千祀的情景,暗示着历史的传承与变迁。最后一句“一样低头待六龙”则是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担忧之情。 赏析
南朝往事如同眼前一般,心中感触笙歌却浑然不觉。西日欲斜花欲落,回肠荡气立多时。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 南朝往事例如斯,感触笙歌不自知。 西日欲斜花欲落,回肠荡气立多时。 诗句释义: 1. 南朝往事如同眼前一般,心中感触笙歌却浑然不觉。这里的“南朝往事”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而“仿佛在眼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历史的深刻记忆和情感的投入。然而,尽管诗人对这段历史有着深刻的感受
注释: 更重恩怨归青史,一事清凉剃白头。 愿约鸿蒙骑莽眇,再来华表看神州。 注释: 更重恩怨归青史,一事清凉剃白头。 这里的“更重”意味着更加重要或更加显著,表示诗人在处理事情时更加重视恩怨,将其写进历史的青史中。而“一事清凉剃白头”则描绘了诗人在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决定将头发剃去,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决心。 愿约鸿蒙骑莽眇,再来华表看神州。 这里的“鸿蒙”指的是宇宙的混沌状态
【注释】 1. 水期:洪水。 2. 太清凉:非常清凉。 3. 巴别塔:指巴别城(古代传说中一座高耸入云的城池),这里比喻天堂。 4. 挥手:作动词,表示告别。 5. 人天:人的天、人间和天人的统称。参商:古人认为参星与商星永不相遇,故称“参商”,比喻不能相见。后用以比喻仇敌相持不下。 【赏析】 本诗首句“水期世界太清凉”写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到一种清凉的美感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 六龙冉冉帝之旁,三统茫茫轨正长。 板板昊天有元子,亭亭我主号文王。 注释:六条神龙慢慢地环绕在皇帝的身边,三个朝代的历史像茫茫的长河一样源远流长。广阔的天空中有一个伟大的君主,他的名字叫做“文王”。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也是他的无题诗之一。全诗以神话传说为背景,赞美了伟大君主的伟大功绩和崇高形象。首句以“六龙”比喻皇帝,形容其尊贵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