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
癸巳四月,我进入京城路过塘栖,与家兄容伯和吉士一起游览了超山。 超山,是我多年的老友,十年来我们心心相印。 遗憾的是,我在为山劳作,却失去了与他交流的机会。 即将入京时,我立下誓言,一定要探寻幽深的美景。 孤帆落在栖溪边,邀请我的是那些志同道合的昆季。 更约了一二知己,划船在回波中荡漾,菱叶飘动着清香。 沿着湖面逆流而上,水面上倒映着青翠的山峰,仿佛要拥入怀中。 人望中仿佛看到山也有欢迎之意
注释: 1. 去年十二月:去年的十二月份,也就是去年年底。 2. 春申浦:地名,今江苏松江县境内,因春秋时吴国春申君黄歇在此地筑城而得名。 3. 隔一江:隔江相望。 4. 迟春遣轻橹:在春天到来之际,派轻快的船去探望。 5. 颜鬓各已苍:指彼此的容颜和头发都已经开始变白。 6. 金尊压葡萄:用金色的酒杯装满葡萄酒。 7. 瓷盘列童羖:用盘子盛着羊肉。 8. 相对话生平:面对面交谈各自的经历。 9
【注释】 为马通伯参政题戴先生墨迹三首:为戴震写诗,以表敬意。通伯,即马通伯。马通伯是清朝著名学者,字次仲。参政为官名。戴先生指戴震,字东原。 零星矮纸墨将昏,此句意为:残旧低矮的纸张上,墨色已经变得暗淡。残旧低矮指的是戴震生前所居的陋室,矮小简陋;墨已昏是指他一生坎坷,晚年流离失所、贫困潦倒。 对此犹思狱吏尊,这句的意思是:看到这些,我仍然怀念着狱吏对他的尊敬,狱吏对戴震有知遇之恩
【注释】 为马通伯参政题戴先生墨迹三首 国势人才各有真,一时功罪正难论。 只怜岂有奸雄奖,沧落金门画鬼神。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京城任户部主事时作的《为马通伯参政题戴先生墨迹三首》。当时,马懿为四川总督,戴鸿慈为其幕僚,二人都是维新派人物。作者在诗中对这两位维新志士深表同情,对他们被诬陷而遭贬谪表示惋惜和不平,并希望他们能早日平反昭雪。
【解析】 “与君遂叔雅饮黄公庐选三”是第一联,“遂”、“叔雅”是诗人的好友。“黄公庐”,即黄山谷,江西九江人。苏轼在元丰二年谪居黄州期间,曾游黄州东门外的黄公渚,作《次韵子由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有“一尊聊慰黄州病,三叠歌成赤壁诗”句,黄州即今湖北黄冈县。“选三”指《赤壁赋》,《前赤壁赋》中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所以此句意为:我与友人在黄州东门外的黄公渚游玩。
与君遂叔雅饮黄公庐选三 微风淡月夜初凉,席幅欹斜微算狂。 归于山荆谈显者,年来真为立谈忙。 注释:微风轻拂,淡淡的月光洒在夜晚的江面,我坐在席上微醺(欹斜),微醉。归隐于山中,与隐士谈论显贵之人,这真是难得的事啊。然而近年来,我常常因为谈论问题而感到忙碌。 译文:微风轻拂,淡淡的月光洒在夜晚的江面,我坐在席上微醺(欹斜),微醉。归隐于山中,与隐士谈论显贵之人,这真是难得的事啊。然而近年来
【注释】1.尊前:指在别人面前。2.双瞳夹镜口流涎:形容黑子的眼睛像两扇镜子一样,眼珠上流着口水。3.有缘宿乌才同树:指黑子有缘分与乌鸦结伴而居。4.无况相依近十年:更不说这已经相互依偎了将近十年。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友人的五言诗。首句“老友尊前但默然”,描绘出一幅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画面:在朋友面前,他默默无语,彼此心意相通。 次句“双瞳夹镜口流涎”,生动地写出了黑子的外貌特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中的“要求”,如本题中,“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即可。例如《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的大意是:在这风景如画的江南,我特地寻找到了你,想不到在这里能与你重逢。听说你正在长安唱歌,不知为什么离开朝廷?我听到你的歌声,就像看到你的身影一样
【注释】 题严几道江亭饯别图: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相别于画中的江亭上。严几道,即严光(字子陵),三国时吴郡富春人。少有高名,曾从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及刘秀即位为帝(即东汉光武皇帝),召见几道,几道固辞不受。后隐居于富春山,躬耕不仕。 七年人海几升沉:此句意谓作者在七年前离开朝廷到外地去,经历了许多挫折。 孤往谁知去国心:意思是说,别人不知道作者心中去国的忧愁。 交柯乱叶最精深:交柯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句,然后结合注释作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与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考生从词句含义、情感态度、艺术手法及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春阴春雨太模糊,如水楼台望欲无。”这是写诗人在元夜时分,站在楼上,看到春阴春雨,迷濛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