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诺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首句“古庙幡旗尽”点出了时间、地点,即在郢中(今湖北江陵)的集上。“山城”三句写景:残破的庙宇,颓垣断壁;被山洪冲毁的城墙,残垣断壁。这里既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惨状,也渲染出送别时的悲凉气氛。“浮凉生竹户”,意思是夏日里清凉的气息透过竹篱门飘进屋内。这两句是说,尽管夏日炎热难当,但室内仍透着一股凉爽。一个“生”字,不仅表现了室内外温差之大
郑州道中望周世宗陵 五季十三君,显德称有道。 继乱骋英图,扶义拥大宝。 中权帷幄深,前锋技击好。 虎旅清雄霸,龙骑跃丹漅。 国步尚危浅,惊飙折何蚤。 徯予去委裘,助顺移苍昊。 一乘归蓟祝,五畤异丰镐。 荆坟寄空山,寝宫无遗燎。 玉箫咽清夜,银凫没幽沼。 仿佛见袄云,徘徊宿怪鸟。 异代颇蒸尝,有司亦草草。 征车过其旁,尘沙阅昏晓。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在河南郑州道上遥望周世宗陵时所作的一首七言诗
【注释】 渚田:洲田。蒲稗(bài):一种水生植物,茎叶如蒲,根如稗。蓊郁:茂盛。溪洞:小溪。荷锄:荷担锄头。长风:指大风。杖藜者:拄着拐棍的老人。阮公:指东晋名士阮籍。恸:哀伤。燕赵间:指河北地区。金组色不动:形容人神色不乱。偃息:卧息。茅宇:茅草房。二仲:两位年轻人。方池:方形的水池。清浅:清澈见底。能无恫:难道没有忧虑吗? 【赏析】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春,作者任处州知州时
复州词 草青烟白若为秋,行客遥怜古复州。 最是荒亭宜牧马,材官多住市西头。 注释译文: 《复州词》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的诗。首句“草青烟白若为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草色变青,烟雾弥漫,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次句“行客遥怜古复州”,表达了诗人对古复州的深情怀念。古复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最后两句“最是荒亭宜牧马,材官多住市西头”,具体描述了古复州的一个特点——荒亭
《冬日柬友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鹿皮茵上晓光催,槲叶炉边梦屡回。 饭已将身扶杖出,窗虚拟客抱琴来。 苍崖映雪寒皲手,翠笋张鱼晚贯鳃。 为报城中芳讯蚤,傍檐顷放数枝梅。 【注释】 1. 鹿皮茵:用鹿皮制成的地毯。 2. 槲叶炉:用槲树叶做的火炉。 3. 饭已将身扶杖出:吃完饭已经扶着拐杖走出门了。 4. 虚拟:想象。 5. 苍崖:青色的山崖。 6. 翠笋张鱼
广陵词 高楼灯火拂残烟,翠袖吴姬弄管弦。 弹罢连江寒雨曲,夜深人散广陵船。 译文: 高楼上灯火摇曳,映照在飘散的烟雾之上,一位身着绿色袖子的女子正在轻拨着琴弦。一曲《连江寒雨》被弹奏得淋漓尽致,夜晚深沉而寂寞,人们纷纷离去,只留下船上灯火依旧。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胡承诺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扬州夜景画面。首句“高楼灯火拂残烟”
释义: 看你命里注定不得善终,章子啊,你为何如此?
【注释】 (1)冬夜石庄:作者自号石庄。石庄,指诗人住所。 (2)五亩犹闲:言居处虽小,但心无杂念。五亩:一亩为百步见方,约合二十顷,五亩为一顷二十。犹闲:犹:还是;闲:无事。意谓居处虽然小,但仍是闲适的。 (3)低徊:徘徊、来回地走。旧犬:指老仆人。修林:茂密成荫的树林。 (4)霜榛:指秋天树木上结满的白霜。劲:挺拔。篝火:用草和树枝等编成的简易炊事用具。寒依:形容篝火在寒冷中燃烧。土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把握诗意,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注意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关键词语的意思。本题要求“赏析”,赏析诗句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分析表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注释】复州:古县名,故址在今湖北天门市。竟陵太守:郡的行政长官。罢从征:罢免征召。白发老人:形容年纪老迈的人。郭:城郭。万姓:百姓,百姓的意思。与:和。燕语:燕子的鸣声,这里指战乱后人们的痛苦哀叹。吊:慰问。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描写一个白发老人到城外迎接竟陵太守的情景,揭露了唐末农民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