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幡旗尽,山城埤堄残。
浮凉生竹户,返照在松峦。
郢酒风偏快,湘筠泪未干。
飞觚聊送目,双鹄下云端。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首句“古庙幡旗尽”点出了时间、地点,即在郢中(今湖北江陵)的集上。“山城”三句写景:残破的庙宇,颓垣断壁;被山洪冲毁的城墙,残垣断壁。这里既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惨状,也渲染出送别时的悲凉气氛。“浮凉生竹户”,意思是夏日里清凉的气息透过竹篱门飘进屋内。这两句是说,尽管夏日炎热难当,但室内仍透着一股凉爽。一个“生”字,不仅表现了室内外温差之大,而且暗示了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返照”三句,写室内外景象。夕阳西下时,松树林上的阳光照射下来,映出明暗不同的光影,仿佛是云霞飞动。这是对“返照在松峦”的具体描写。“郢酒风偏快”,意思是郢州出产的美酒格外令人畅饮,说明朋友相聚欢宴甚是高兴。“湘筠泪未干”,意思是湘妃竹制的酒杯上还留着晶莹的泪痕,说明离别之情很深,不忍离去。“飞觚聊送目”,意思是斟满杯中的美酒送给远去的朋友,并送上自己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双鹄下云端”,意思是两只天鹅从高空飞下,落在湖边的水草中。“鹄”指鹅。这两句以物喻人,表明自己虽然不能和友人同行,但仍祝愿他能一路顺风。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清丽高远。

【答案】

译文:

古代庙宇的旗帜早已落去,山城的残墙断壁依然存在。

夏天的夜晚微凉之气穿过竹篱门,夕阳返照在松树之间。

郢州美酒使人畅饮不已,湘妃竹制的酒杯上还留有泪痕。

举起玉杯向远处的朋友敬酒,祝愿他能一路平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诗人正处在长安任职时期。据《新安志》记载:“汉寿亭侯张良故宅在今县北门外,开元中,吕公澹居之。”吕工寅即吕公澹。

“古庙幡旗尽”一句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一诗中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里的汉宫即指唐朝京都长安,五侯之家指权贵之家。由此可知,吕公澹此时正在长安任职。

“山城陂堄残”两句写景。山城,泛指山城一带;陂堄,指地势较高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山城一带已被洪水冲毁,只剩下残垣断壁。这里既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惨状,也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浮凉生竹户”二句进一步写景抒情。这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夏天闷热难耐,但室内却有股清新凉爽的空气;而屋外的松林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苍翠欲滴。

“郢酒风偏快”三句写友情。郢州,即今湖北江陵,地处长江中游;湘水发源于中国湖南省西部的崇阳,自西向东流过洞庭湖后注入长江。这两地都是楚国的都城。这句诗的意思是:郢州的美酒让人开怀畅饮;湘妃山上的竹子制成的酒杯上仍然有晶莹的泪珠。这里既有对好友的思念,又有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

“飞觚聊送目”二句写送别。觚,通“樽”,盛酒器;目,目光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斟满杯酒向远方的朋友告别,并送去自己的祝福,希望他一路平安。“飞”,指高飞。

“双鹄下云端”两句以物喻人。鹄,指鹅。这句诗的意思是:两只白鹤从高空飞下,落在了湖边的水草中。这里既是实写眼前所见的景象,又是虚托想象,用白鹤来比喻远行的朋友。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厚,意境清丽高远,语言朴素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