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第一句:“祁连呼吸与天通,不与人间节候同。” - 诗句解释:祁连山仿佛有生命一样,与天地相连,它的呼吸与四季的更替并不相同。 - 关键词释义:祁连——指的是祁连山脉,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山脉。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祁连山仿佛具有了生命,它不仅仅是自然的山体,而是与天地相连的生命存在
【注释】 1. 天地有此河:天地间存在这样的江河。 2. 墨流独浼浼:只有黄河的河水像墨汁一样黑亮。 3. 圣人清:圣人治理下的黄河水清澈。 4. 浊浪咆哮:黄河水波汹涌,发出咆哮的声音。 5. 迢遥西上势蜿蜒:黄河水流向西边,地势曲折。 6. 两旗疆界相钩连:两岸的山峦之间,旗帜相连。 7. 受降城头坐飞将:受降城外,有一位骑着骏马的将军。 8. 共工触破未补之漏天
【注释】 秦月:即关山月,指明月如秦代时的月亮。 更深:夜深人静的时候。 黑河:指黑水河,今名黑龙江,流经我国东北。 马上万人齐仰首:成千上万的士兵骑在马上仰望着明月。 乡思: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 【赏析】 “城头一片秦时月”:城头上一片秦时的月亮,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景啊!诗人以“秦时月”来描绘明月,既表明了时间的久远,又突出了月光的美丽和皎洁。 “每到更深照黑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全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土雨空蒙着衣湿,磷火如萤飞熠熠。”描绘了战场的恶劣环境,天空阴沉,雨水淋漓,战场上的士兵们衣衫褴褛。磷火如同萤火虫一般在黑暗中闪烁,给战场增添了一丝光亮。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场的残酷和悲壮。 次句“须臾散作星满天,空际如闻众声泣。”描述了磷火消散后,战场上的情景
注释:天下各地的战马都聚集到边疆,边防的人睁大了眼睛观看。长城上有无数的洞窟,饮马的地方一时间也用完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塞北战场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敬意和对战争的感慨。首句“万骑从天下”描绘了战马遍布天下,展现了战争的壮观景象。第二句“边人拭目看”则描绘了边防士兵紧张而期待的心情。第三句“长城无限窟”形象地描绘了长城上的洞口众多,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作答时,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意即可。 “凭山俯海古边州”,意思是登上高山,俯瞰大海。这一句是说诗人站在山巅之上,远眺大海,只见那古时候的边疆之城矗立在崇山峻岭之间,面对浩瀚的大海。 “旆影翻飞见戍楼”,意思是旌旗飘扬,战马奔腾,可见戍楼高耸入云,映衬出一片辽阔的景象。 “马后桃花马前雪”,意思是一匹马过后,前面是盛开的桃花
祁连呼吸与天通,不与人间节候同。 后骑解衣风柳下,前军堕指雪花中。 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 驺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雕弓
天地有此河,墨流独浼浼。 黄河曾为圣人清,浊浪咆哮独不改。 迢遥西上势蜿蜒,两旗疆界相钩连。 受降城头坐飞将,牧马不敢争河边。 上有共工触破未补之漏天,下有鲛人痛哭不测之深渊。 阳春有脚走不到,那得两岸生人烟。 但见奇花塞洲渚,色如人面形如拳。 花里见鱼不见水,一网可以盈一船。 饥儿阻雨不须哭,朝鱼暮鱼食尚足。 雷电光中住过春,脚底莓苔黯然绿。 天晴曝衣上古原,白骨堆边检金镞
土雨空蒙着衣湿,磷火如萤飞熠熠。 须臾散作星满天,空际如闻众声泣。 有火独明必鬼雄,众鬼吐焰无其红。 约束群磷共明灭,无乃昔日为元戎。 别有火光黑比漆,埋伏山坳语啾唧。 鬼马一嘶风乱旋,千百灯从暗中出。 电声闪闪两军接,狐兔草中皆震慑。 一派刀声不见刀,髑髅堕地轻于叶。 血过千年色尚新,那知白骨化烟尘。 新鬼日添故鬼冷,无复寒衣送远人
清江苏常熟人,字芬若,一字芝仙,号芸轩。 流寓北通州。 诗得王士禛指授。 画工花卉,尤长白描人物。 交游甚广,曾与王翚、王原祁等二十九人合作《芝仙书屋图》,题跋者六十人。 卒年七十余。 有《出塞诗》、《芝仙书屋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