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昌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句式的理解与掌握。“集句联”指将诗句、成语等组合在一起,形成对偶的联语。本诗中,“一生”是名词短语充当主语,“如土梗”是状语后置句,“如”为动词,“土梗”是名词作宾语,“皆”是副词充当谓语,“皆波澜”是并列结构,“皆”和“波澜”都是副词充当谓语。所以整句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生命就像泥土一样脆弱无力,世上万事都像波浪起伏一样不断变幻。译文为:一生如同泥土般脆弱
【解析】 “举杯邀明月”出自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思是:花丛中斟上一壶美酒,独自饮来不觉有些醉意。举杯遥邀那天上皎洁的月光,我的影子与它交相辉映,好像在宴请月亮。 【答案】 译文:我在花丛中斟了一壶美酒,独自饮来不觉有些醉意。举杯邀天上的明月,我的影子在月下与它交相辉映,好像在宴会着月亮。注释:邀请:向别人发出邀请。道书:佛经、道经
注释:这首诗是集句联,即把两首不同的诗的后四字作为上下联的对应句。第一句“官职称双好”,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句;第二句“丹桂灵椿并一时”,则来自宋代文学家文天祥所作的《过零丁洋》。 赏析:此联以“丹桂”和“灵椿”为喻,将人的官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精神。整副对联构思巧妙,语言简洁明快
【解析】 集句联要求诗句出自同一作者或同一时代,且语句结构相似。此题所给诗句出自《庄子•天道》中的“至人无意无意而意自适,至人之用心若镜”。译文:至高无上的人无心也没办法;古代的人养育人民就像养育儿女那样。注释:至,最;养,养育;无心,无心为,没有心思去做;无意无意,无意为无心为;意,意念;自适,自然适意,指得心应手;至人,最上的人,指最高的统治者,即君主;用,运用;意自适,意念自然适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词的能力。“集句联”,即把一些名篇佳作中的句子集中起来,作为对联的上下联。这种对联形式,往往以原作的意境、格调和韵律来取其神韵,或加以变化。在对联创作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自己另加词语来表达意思。这种创作过程就是集句。 第一句:闲看秋水心无事; 注释:悠闲地看着秋天的水,心中没有杂念(闲——闲暇;观——观察;无——没有;事——事情); 赏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
【注释】: 集句联:集,汇集、收集;句,句子;联,对联。集句,指在对联中将不同的诗词句子或成语进行巧妙的搭配,形成新颖独特的作品。 读书破万卷:形容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落笔超群英:形容文思敏捷,下笔如有神。 【译文】: 我博览群书,积累的知识像万卷书籍一样丰富;我的写作能力超群,笔下的言辞如同群英荟萃。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学识和才能的诗歌,通过对比读书和创作两个方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时注意答题模式:“原诗+译文+注释+赏析”。 第一联:“春”与“常”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是说“惜花”的意思;“花”在这里指“春花”;“惜”是爱恋、珍视的意思;“意欲”是想要的意思;“春常在”意思是“春天永远留在人间”。 第二联:“落笔”指写诗文
【注释】过客:客人。轻舟:小船。 赏析:此诗为咏怀之作,作者用“百岁”和“一身”作对比,抒发人生苦短、岁月易逝的感慨
【注释】 江山:指祖国的大好河山。助:帮助,支持。磅礴:雄伟的样子。烟月:指山水景色。资:给予。清真:指自然景物的清雅纯净。 【赏析】 “集句联”是集句诗中的一种形式。集句,就是摘取诗句的片言只语,组合成新的诗文。这种集句联多用七绝、五绝,以四言、六言或八言之句为佳。此联即是如此。上联“江山助磅礴”,意谓江山(指祖国的大好河山)助长了豪迈之气(磅礴)
【释义】:我愿学草木,忘却自身,把心寄托在琴书。 【注释】:忘身:忘却自我;委怀:寄托、安放心思;草木:指隐居山林。 【赏析】:本联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宁静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