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纪
杂兴十五首 晨起荷池长旧痕,始知夜雨过山村。 檐花全绽连枝蕊,篱豆初生著土根。 洗砚忽看磨处薄,曝书尤胜读时温。 掩关无复人来往,蝶自纷飞鸟自喧。 注释: 杂兴:指随意写成的诗作,与正体诗歌相区别。 晨起荷池长旧痕:清晨起床后,看到池塘边长满了荷花的痕迹。 始知夜雨过山村:才得知昨夜的大雨已经经过了山村。 檐花全绽连枝蕊:屋檐上的花朵已经完全开放,连着树枝的花蕊。 篱豆初生著土根
这首诗是一首杂兴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独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首联“一身飘然住人寰,闲事闲心竟不闲。”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一身飘然”形容诗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人间,不受世俗纷扰所累。而“闲事闲心竟不闲”则表明诗人虽然过着悠闲的生活,但他的心灵却从未放松过,始终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关心和思考。
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的闲适与愉悦。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句: - 平畴远陌蔚蓝天:描述了广阔的田野和远处的小路,天空显得蔚蓝色。 - 长日风恬霁景妍:长时间晴朗无云的天气,景色美丽。 - 注释: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村景象,强调了时间的宁静和美景的和谐。 第二句: - 花满田塍石季锦:田地里的花开满了田埂,石头上的苔藓如同锦绣一般。 - 水鸣沙濑伯牙弦
【注释】 ①杂兴:指诗人在田园中偶有所感而作的诗。②衡门:衡,横木;门,指门户。③沙堤:指长满沙土的小河。④村桥:指通往村庄的小桥。⑤平芜:平坦的原野。⑥碧树:绿树。⑦三径:三条小径,指隐者住处或读书处。⑧美人蕉:一种草本植物。⑨习劳:习惯做苦力。⑩抱瓮:抱着陶制大瓮。⑪沿篱:沿着篱笆。⑫取次:随意。⑬闲花草:指不急需用的东西。⑭抱瓮:指农夫挑水浇园子。⑮沿篱:指农夫挑水浇园子。⑯取次:随意
杂兴十五首 山簇青螺树拥津,一回帘卷一回新。 湿云初敛经宵雨,小艇频来趁市人。 未访赤松随采药,敢希清渭独垂纶。 文章假我知何尽,日用聊同耕凿民。 注释 杂兴:即即兴之作,不拘一格。十五首:作者有十五首杂诗,此处指其中之一,《杜少陵集详注》作“十五首”,此从之。 (1) 山簇青螺树拥津:山簇青螺:山形如螺,故称。簇,密集。拥津:拥立于河津,形容山多水急的地形。 (2) 一回帘卷一回新:一回帘卷
杂兴十五首 倚杖闲观对落晖,四山烟霭暮霏霏。 鸦来何处鸣巢树,鸥解无人立钓矶。 横笛声才随犊下,晚炊香恰荷锄归。 欣欣万物私能遂,我自吟诗任是非。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风光和日常生活的杂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第一句“倚杖闲观对落晖”,描绘了诗人在夕阳下悠闲地倚着拐杖观赏落日的情景。这里的“倚杖”既是一种身体动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午钟初罢午鸡啼,一榻清幽任我栖。" - 解释:中午的钟声响起后,公鸡也停止了鸣叫,整个房间里静悄悄的。这里用“午钟”和“午鸡啼”来描绘一种宁静的午后场景。接着提到“一榻清幽”,意味着房间非常安静且舒适,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最后的“任我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这里的“栖”字,可以理解为栖息或居住的意思,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和平和。 2
注释: 杂兴十五首:指《杂兴》中的十五首。 四月深村尚峭寒,北风未许着衣单:四月的深村还十分寒冷,还没有到可以减衣的程度。 药栏:药草栏杆。信香:指梅花。 桐叶逢馀岁尚宽:桐树的叶子遇上了去年没有凋谢的岁月,还比较宽裕。桐叶逢馀岁尚宽,形容岁月悠长,时光尚早。 园畔旧畦留雪迹,山头野烧入云端:园边的旧畦地上还留着雪的痕迹,山上的野火已经蔓延到天际云间。 香温茶熟浑无睡,新句推敲到夜阑
诗句释义 1 前溪新涨接村隅:描述了溪水刚刚上涨,水面与村落的边界相接。这可能暗示着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美。 2. 选胜森林坐绿芜:在森林中选择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坐下,周围是绿色的草丛。这反映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3. 枝无漏日蝉先到:树枝上没有漏掉阳光的树叶,因此树上的蝉比其他地方的蝉更早到达。这描绘了一种早春的景象。 4. 波有闲云人与俱:水面上有悠闲漂浮的白云
【注释】: 杂兴:即闲情逸致,随意而作的抒情诗。 眠起:起床后的活动。 疏窗:稀疏的窗户。拂晓开:在早晨时分打开窗户。 一帘花雨滴苍苔:窗外的花雨像帘子一样垂挂在窗前,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青苔上。 色凝夜露盈盈艳:颜色像夜间露水一样凝聚,鲜艳动人。 香入晨风细细来:花香随着清晨的微风细细飘来。 鸟有欢声占气候:鸟儿们欢声不断,使得天气变得愉悦。 无杂客任蒿莱:没有客人打扰,只有蒿莱等杂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