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飘然住人寰,闲事闲心竟不闲。
勤卷疏帘通燕燕,自疏活水听潺潺。
丁宁不住一林鸟,应接无穷万点山。
良夜月来清可喜,未容早教小扉关。

这首诗是一首杂兴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独立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首联“一身飘然住人寰,闲事闲心竟不闲。”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一身飘然”形容诗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人间,不受世俗纷扰所累。而“闲事闲心竟不闲”则表明诗人虽然过着悠闲的生活,但他的心灵却从未放松过,始终保持着对世间万物的关心和思考。

颔联“勤卷疏帘通燕燕,自疏活水听潺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诗人勤劳地卷起窗帘,让燕子飞进来;他还疏通了一条小溪,让潺潺的水声流淌。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享受。

颈联“丁宁不住一林鸟,应接无穷万点山。”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之词。他提醒自己不要惊动栖息在树林中的鸟儿,以免惊扰它们;他还欣赏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尾联“良夜月来清可喜,未容早教小扉关。”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喜爱以及他对自由的渴望。当明月升起,洒下一片清辉时,他感到无比喜悦。然而,他也不希望早早地关闭窗户,以保持这份宁静。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欣赏和喜爱,也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杂兴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