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荷池长旧痕,始知夜雨过山村。
檐花全绽连枝蕊,篱豆初生著土根。
洗砚忽看磨处薄,曝书尤胜读时温。
掩关无复人来往,蝶自纷飞鸟自喧。
杂兴十五首
晨起荷池长旧痕,始知夜雨过山村。
檐花全绽连枝蕊,篱豆初生著土根。
洗砚忽看磨处薄,曝书尤胜读时温。
掩关无复人来往,蝶自纷飞鸟自喧。
注释:
杂兴:指随意写成的诗作,与正体诗歌相区别。
晨起荷池长旧痕:清晨起床后,看到池塘边长满了荷花的痕迹。
始知夜雨过山村:才得知昨夜的大雨已经经过了山村。
檐花全绽连枝蕊:屋檐上的花朵已经完全开放,连着树枝的花蕊。
篱豆初生著土根:篱笆旁的豆子开始发芽,生长在土壤中。
洗砚忽看磨处薄:突然看到砚台边缘磨损的地方变浅了。
曝书尤胜读时温:把书晒在阳光下,比平时读起来感觉温暖。
掩关无复人来往,蝶自纷飞鸟自喧:关门之后,再也没有人来来往往,只听到蝴蝶飞舞和鸟儿的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晨起荷池长旧痕”描绘了诗人清晨早起时,看到荷叶上留下了昨夜雨水的痕迹。这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由夜晚过渡到清晨),又突出了自然景象的宁静和美好。
次句“始知夜雨过山村”则是诗人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读。他意识到,昨晚下过雨后,山村变得更加安静和美丽。这种感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也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感情。
第三句“檐花全绽连枝蕊”,描述了屋檐上的花朵已经完全开放,连着树枝的花蕊。这句诗既表现了春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第四句“篱豆初生著土根”则转向了农田的景象。篱笆旁边刚刚发芽的豆子,生长在泥土之中。这句诗既展示了农村的生机勃勃,也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第五句“洗砚忽看磨处薄”,是说诗人突然发现砚台的边缘磨损的地方变浅了。这可能是因为砚水已经用完了,所以需要重新研磨。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也表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美德的尊重。
第六句“曝书尤胜读时温”则是说把书晒在阳光下,比平时读起来感觉温暖。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珍惜,也表现了他善于利用资源、享受生活的态度。
最后两句“掩关无复人来往,蝶自纷飞鸟自喧”则描绘了闭门不出时,外面只有蝴蝶和鸟儿在自由地飞舞。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