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璐
【注释】 九龙山:指无锡的灵山,因山上有九龙池而得名。 坐见:坐着看着。 空蒙:迷蒙,模糊。 波上:水面上。 篷窗:船篷上的窗户。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等。 赏析: 此诗描绘了作者泊舟无锡,欣赏九龙山景色时的感受。首句写山色迷人,接着写白云缭绕,然后写水天交融、云雾弥漫的景象,最后以一夜风雨交加作为结尾,表现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意境。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之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修廊云锦丽,涧水桃花香。 张公留遗踪,丹井依平冈。 寒泉激危石,响雪奔飞梁。 溪喧心愈静,炎蒸有余凉。 杳霭散云影,澄碧涵天光。 烟林互苍莽,幽邃安可量。 别来岁月遒,结想徒茫茫。 【注释与赏析】 1. “修廊云锦丽”:修饰华丽的走廊如云朵般美丽。 2. “涧水桃花香”:桃花的香气随着山涧的水流传开来。 3. “张公留遗踪,丹井依平冈”:张公留下的痕迹,在丹井旁的平坦山冈上。
【注释】 会圣多胜迹 :指会圣寺有许多胜迹。会圣寺,在杭州西湖之畔,五代吴越王钱俶建。 幽窅景益奇 :指景色更加幽深、奥妙。 霜皮挺老树,女萝相蔽亏 :意思是苍劲的树干挺拔,而树上的老藤缠绕着它。“霜皮”,指老树;“女萝”,即卷须,攀附于树木的植物。 萧萧青琅玕,古澹绝世姿 :形容山石清雅高洁的风貌。“萧萧”是风吹草木的声音;“青琅玕”是美玉名。 疏影荡微风,湘波泛涟漪
绕云百级梯,指月一片石。 乾坤怪未了,往往见奇迹。 莲华宛朱青,天池湛虚白。 了无斧凿痕,斯理耐寻绎。 【注释】 ①指月:指月亮。这里指月亮的石。 ②乾坤:天地宇宙。 ③莲华:莲花的别称。 ④瑶草:仙草。 ⑤餐霞客:食霞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浮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的抒发。 “绕云百级梯,指月一片石。”首句写登浮山时,山路环绕,云雾缭绕,仿佛登上了一座高高的梯子。第二句写站在山顶,仰望天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全诗如下: 金谷岩西种茶处 岩空一线天,烟云自回翔。 穹碑屹千仞,奇幻不可量。 金石更轩豁,万木环苍苍。 天风发清籁,倾耳聆瑶簧。 秋深霜树丹,纵目云锦张。 金佛丈六身,青鸟栖其傍。 山僧未脱俗,法海空津梁。 苦忆种茶处,徘徊闻古香。 译文 金谷岩西部种植茶叶的地方, 岩石空旷如线天的尽头,烟雾和云彩自在飘荡。 高耸的石碑矗立在峻峭的悬崖之上,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情感的诗歌。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何年巨灵掌,鞭石作苍龙。- 注释:何时由巨灵(指神仙或巨人)用手掌将石头鞭打成一条苍龙的形状? 2. 鳞鬣自起伏,夭矫成横峰。- 注释:龙的身体鳞片起伏,蜿蜒曲折形成了一道横亘的山峰。 3. 环以澄碧泉,荫以偃盖松。- 注释:环绕着清澈碧绿的泉水,茂盛的松树为它遮阳。 4. 仙人自来去,谁能蹑其踪。- 注释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沧浪亭旧游,并步其韵的。 第一句“雨馀凉气入生衣”,描述了诗人在雨后的凉爽感觉。"雨馀"指的是雨后的情景,"凉气"则表达了清新的雨后气息,"入生衣"则形容了这种气息如何渗透到衣物中,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第二句“夏木阴阴罨翠微”,描绘了夏天树木的阴凉和翠绿的景象。"罨翠微"是一种绘画技法,用绿色来遮盖或渲染天空中的绿色,使画面看起来更为生动。这句诗通过"夏木阴阴"和"罨翠微"
【注释】 晓过玉蝀桥:在早晨经过一座桥梁。玉蝀桥,即玉蟾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 水气空蒙曙色开:清晨时分,雾气蒙蒙,曙光初现。 觚棱金碧望成堆:指桥梁的屋宇结构上,雕刻有觚棱和金碧之色,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堆积的山丘。觚棱,即棱角。 仙山楼阁云光里:仙人居住的山上,楼阁隐映在云雾之中。 曾见营丘画本来:曾经亲眼看到过《营丘颂》的原稿。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咏史之作
注释:清晨路过玉蝀桥,沙路初干宿雨晴,柔软的红叶没有风动,气息尤其清新。水风吹绿双桥相接,稀疏的柳枝在阴中款段而行。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晓过玉蝀桥”,描绘了诗人清晨经过玉蝀桥的情景。这里的“玉蝀”可能是指一种地名或者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初干”二字,写出了夜晚的雨水已经全部被蒸发干净,留下的只有湿润的泥土和空气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景,“烟柳风蒲水一涯”点出地点。“烟柳风蒲”为背景,以“一涯”突出了水边景色的优美。“红妆临镜艳明霞”,写女主人公临镜梳妆时容光照人,美艳动人。颔联是女子的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露华犹白晨光动”写露珠如玉般晶莹洁白,阳光照在水面上波纹荡漾,使水面上的荷花仿佛被晨光所触动,纷纷盛开。颈联“开遍瀛州万朵花”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荷花已经开得满塘都是,如同仙境一般。尾联写诗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