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空蒙曙色开,觚棱金碧望成堆。
仙山楼阁云光里,曾见营丘画本来。
【注释】
晓过玉蝀桥:在早晨经过一座桥梁。玉蝀桥,即玉蟾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
水气空蒙曙色开:清晨时分,雾气蒙蒙,曙光初现。
觚棱金碧望成堆:指桥梁的屋宇结构上,雕刻有觚棱和金碧之色,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堆积的山丘。觚棱,即棱角。
仙山楼阁云光里:仙人居住的山上,楼阁隐映在云雾之中。
曾见营丘画本来:曾经亲眼看到过《营丘颂》的原稿。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咏史之作。诗中描绘了玉蝀桥的景色,并借此抒发感慨。诗人通过观察景物,联想到古代圣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水气空蒙曙色开”,描写了清晨时分的景象。雾气笼罩着整个天空,曙光初现,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次句“觚棱金碧望成堆”,进一步描绘了玉蝀桥的外观特征。诗句中的“觚棱”指的是桥梁上的棱角形状,而“金碧”则形容这些棱角上的装饰色彩明亮、璀璨。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桥梁的雄伟壮观。
第三句“仙山楼阁云光里”,则将视角转移到了仙山楼阁之上。诗句中的“仙山”象征着仙境或高远的境界,而“楼阁”则是这些仙山的组成部分。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那些生活在仙境中人们的向往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之一——追求美好的生活。
最后一句“曾见营丘画本来”,则回归到了现实。这句诗引用了《营丘颂》中的原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们的智慧和才华的崇敬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玉蝀桥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通过对比古代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和才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