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重光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平瑶海确斋的所见所感。首句交代了地点,次句点出时间,三句描写庭中景物,四句抒发感想,末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进一步抒写感想,九句照应题目,十至十二句再次点题,最后两句点明题旨,并写出自己的感慨。全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上巳日饮平瑶海确斋桃花下——上巳日:农历二月初二,古代习俗在此日到水边洗濯,以除不祥。平瑶海确斋:在今上海城隍庙附近,这里指上海城隍庙
注释: 闲坊老屋记平泉,占断城南尺五天。 卜宅难于田二顷,徙家竟似岁三迁。 何妨渴示马卿病,莫笑贫无赵壹钱。 载酒门生来问字,可容丝竹列彭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海昌陈文勤公邸第的感慨之作。诗人通过对旧居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首联“闲坊老屋记平泉,占断城南尺五天。”描绘了诗人在旧居中的生活场景。诗人用“闲坊”来形容旧居的特点
闲坊老屋记平泉,占断城南尺五天。 卜宅难于田二顷,徙家竟似岁三迁。 何妨渴示马卿病,莫笑贫无赵壹钱。 载酒门生来问字,可容丝竹列彭宣
茶灶粗成一室宽,虎坊桥北旧层栏。 庭空差可容嘉树,花好还疑笑冷官。 上巳风光春未老,中年丝竹感无端。 枝头又照纤纤月,香雾迷蒙觉晚寒
诸重光,字申之,号桐屿,是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诸重光生于1721年,卒于1770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的动荡与变革,也见证了清朝中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作为一位学者和官员,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一定的成就,也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诸重光,字申之,号桐屿,是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 诸重光生于1721年,卒于1770年,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的动荡与变革,也见证了清朝中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作为一位学者和官员,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一定的成就,也在文学创作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