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灶粗成一室宽,虎坊桥北旧层栏。
庭空差可容嘉树,花好还疑笑冷官。
上巳风光春未老,中年丝竹感无端。
枝头又照纤纤月,香雾迷蒙觉晚寒。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平瑶海确斋的所见所感。首句交代了地点,次句点出时间,三句描写庭中景物,四句抒发感想,末句点明主题,五至八句进一步抒写感想,九句照应题目,十至十二句再次点题,最后两句点明题旨,并写出自己的感慨。全诗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上巳日饮平瑶海确斋桃花下——上巳日:农历二月初二,古代习俗在此日到水边洗濯,以除不祥。平瑶海确斋:在今上海城隍庙附近,这里指上海城隍庙。

茶灶粗成一室宽,虎坊桥北旧层栏:粗成的茶灶:指简陋的茶炉。一室宽:指房间宽敞。虎坊桥北:即北京西城区的虎坊桥一带,这里用“北”字表示方位,意谓在虎坊桥以北。

庭空差可容嘉树,花好还疑笑冷官:庭空:庭院宽敞。嘉树:美木。花好:指美丽的花朵,这里指桃花。花好还疑笑冷官:意思是说,虽然春天来了,但是庭院中只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就是诗人的“嘉树”——一种比喻),而树上开满了鲜花,美丽极了;但是,又似乎觉得这些美丽的花朵在嘲笑那些冷官,因为冷官们只爱权位,不爱花草树木,所以花儿才开得这么艳丽、生气勃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春天到了,但是庭院里却没有多少绿色,只有一株大树在独自挺立。

上巳风光春未老,中年丝竹感无端:上巳:即清明节。春秋两季各有一个上巳节,但清明时节的气候更暖和,风景更好,所以人们更愿意在这个时候去踏青郊游。上巳风光:指的是清明时节的风光。中年丝竹:中年人喜欢听音乐,丝竹指弦乐和管乐。感无端:感叹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却还是喜欢听音乐,这种心情是很无奈的。

枝头又照纤纤月,香雾迷蒙觉晚寒:枝头:指树梢,这里代指树上的花。纤纤月:形容月光细长如丝。香雾迷蒙:形容花香扑鼻、弥漫在空气中,使得周围的环境变得朦胧起来。觉晚寒:感到晚上的寒气很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树枝上又开始亮起皎洁的月光,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使得周围变得朦胧起来,让人感觉到夜晚的寒冷。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上巳节赏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岁月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