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徵甲
注释: 1. 孝陵: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2. 真人仿佛大风歌:比喻明太祖英明神武,有如大风之歌。 3. 王气谁如沛上何:意指明太祖的气势如同沛县的龙脉,无人能比。 4. 缉甲鸡曾听马后:比喻明太祖在军队中的地位崇高,如同鸡群中的猎者。 5. 开基龙本讳猪婆:意指明太祖在建立明朝时,如同龙一般威猛,但他的名字却与猪相抵触。 6. 托孤都尉金牌密
悼亡五首 岂少柔肠念稿砧,却无细语泥情深。 少年我愧飞扬性,良佐君多劝勉心。 肯对牛衣同掩泣,教藏龙剑待知音。 闺中琴瑟兼师友,长使黔娄泪满襟。 注释: 1. 岂少柔肠念稿砧:难道我的心中没有柔软的思念吗? 2. 却无细语泥情深:却没有像细语般缠绵深情的话语。 3. 少年我愧飞扬性:我年少时曾自负其才而飞扬跋扈的性格。 4. 良佐君多劝勉心:贤妻良母常劝诫、勉励我的心志。 5. 肯对牛衣同掩泣
【注释】 新婚半月:指新婚才满一个月。依人:依赖他人。典罗襦:典当自己的丝棉衣服。养亲:抚养亲人。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春节。回:回家。相敬如宾:相互敬重,像客人与主人一样。情怡:情趣安逸。翰墨:指书信,借指夫妻感情。百结:愁肠百结。语出《后汉书·梁鸿传》:“鸿有女弟,字伯鸾,……每有大故,伯鸾辄归家庐舍,而作诗曰:‘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 【赏析】
肯让晴光独占春,随时泽物化工神。 宫莺喉转先回润,堤柳眉低亦效颦。 有意为霖苏绿野,无边小草活红尘。 寻常江海兼沟壑,一样分沾一样均。 注释: 1. 肯让晴光独占春:表示春日的阳光并不独霸春天,而是与雨露一同滋润大地。 2. 随时泽物化工神:意为春雨如同神灵般随时降临,滋养万物。 3. 宫莺喉转先回润:指春雨落在宫殿附近的树木上,使得鸟鸣声听起来仿佛在回响着雨水。 4. 堤柳眉低亦效颦
春雨三首 其一 要催春色遍天涯,不独分阴到碧纱。 归燕暂教酣午梦,狂蜂未许乱朝衙。 译文:春天的雨水要催开满天下的春花,它不会只把阳光留给碧绿的窗帘。刚刚归来的燕子暂时还在享受午睡的乐趣,而那不知疲倦的蜜蜂也还没有开始忙碌。 注释:春雨要催开满天下的春花,它不会只把阳光留给碧绿的窗帘。刚刚归来的燕子暂时还在享受午睡的乐趣。狂蜂,即黄蜂。未许,不允许。 其二 无声早洗千林雪,着地能开万国花。
【解析】 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默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对诗歌的内容、主题思想、字词含义及句子表达顺序等有完整的把握。默写时须注意提示语中的“局蹐鹪鹩寄一枝”“稚子衣寒睡莫迟”是解题的关键,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填写。 【答案】 ①局蹐鹪鹩寄一枝(比喻自己像一只鹪鹩一样,依附在别人的身上)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这是基础题目,难度不大,主要考核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关键词句的能力,要求是“一词一句地、一个细节、一处景、一段心情、一种心境”。 题钱唐许季青:题,写,题诗。 无尽复无尽,风骚两得之。 无穷无尽,既指自然之美,又指人生之情,作者以自然之美喻人之情,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悠然弦外响,读者意中诗。 弦外之意,即弦外之音
这首诗是诗人在河决开封时,对友人洪生彦先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困境和对友人的担忧,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间的深厚感情。 首句“河决开封有怀洪生彦先”,表达了作者在河决开封时的感慨。开封是北宋的都城,黄河在此处决堤,使得城市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里“河决”指的是黄河在开封决堤,而“彦先”则是作者的朋友,名字中含有“彦”字,暗示了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第二句“饥饿出门去,偏逢河决时
【诗句释义】: 秋日书怀即寄谢酉卿仗剑出门去,飘然客又归。 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 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 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 【译文】: 在秋天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寄托了我的心情。 我手持剑走出门,然后像客人一样回来。 从古至今人们都看重黄金,如今却觉得稀少了。 淮水以北的天气比南方要凉爽一些,江南的早晨露水即将消失。 远在他乡的朋友一定也在思念我这个老朋友,他一定会想念我的柴门吧
春雨三首: 江南有客罢寻芳,烟罩楼头水满塘。 日日乍寒还乍暖,丝丝难织亦难量。 早催风信三番过,为送云行一夜忙。 此际濡毫应五色,借他春气入文章。 注释:在江南的我停止游览欣赏花草。烟雾缭绕着楼台,水面波光粼粼,一片碧绿。春天的天气忽冷忽热,时短时长,让人难以捉摸。春雨细细密密地洒落,仿佛难以用丝线编织成衣服。春天的风早早吹来,预报了雨水的到来。它一夜不停地送来云朵飘动的景象。此刻,拿起笔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