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内容全部读一遍,然后仔细分析每句诗的意思,特别是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再加以整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还要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及作者的情感体会来分析。“薄醉敞襟坐”意思是说诗人在微醺中敞开衣襟坐下,“桑麻话舟子”意思是说诗人与船夫聊起家常,“桥低压过篷”“一鸟惊飞起”的意思是说桥梁压住了船帆,一只飞鸟惊飞起来。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 其十 地寒无牡丹,芍药称奇绝。 有花亦无香,开俟天中节。 注释: - 塞上:指边塞地区。 - 即目:眼前的景色。 - 俚言:民间俗语。 - 十首:这里指的是《塞上即目俚言》中的十首诗。 - 其十:指这十首诗中的第十首。 - 地寒无牡丹:塞上的气候寒冷,不适合种植牡丹花,所以没有牡丹花。 - 芍药称奇绝:虽然芍药花不如牡丹花那样华丽,但它有着独特的美,被誉为“奇绝”。 -
注释: 油麦和盐荠,是富裕人家餐桌上的美味。 六月的菜园里,花儿竞相开放,我们邀约着一起踏青赏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田园风光和人们踏青赏花的情景。诗中“油麦与盐荠,富室供匕箸”两句,以油麦和盐荠比喻富有人家的餐桌上的食物,展现了他们的富贵生活。而“六月菜园开,相邀踏青去”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们在六月的菜园里,邀请大家一起去踏青赏花的美好时光。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郡中:指诗人所在的州郡。返:返回。四绝:指四种美景。一为山色,二为水波,三为风声,四为月影。 欸乃一声幽,两岸浮绿众:欸乃,船夫唱歌的声音。幽,寂静、幽深。众,众多的意思,形容水面上漂浮的树叶。 风来水面馨,诗怀不自束:馨,香气。不自束,即“不束”,不受拘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起兴,说在江边乘舟时,听到船夫悠扬动听的唱词,便想起故乡那一片美丽的山水和那清丽的月色
注释: 郡中舟返四绝 夜气如此清,水阔沙不碍。 远火逗深林,村龙相间吠。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郡中乘小船回乡时写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四首,每首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抒情。 “夜气如此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为全诗奠定了静谧而优美的基调,也为诗人的归心所系作了铺垫。 “水阔沙不碍”一句,通过“水阔”和“沙不碍”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之美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水阔”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一江南杨柳枝,二月枝堪折。 注释:江南的杨柳枝条在二月的时候已经足够柔韧,可以折断。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二 塞北谷雨过,春光才漏泄。 注释:塞北地区在谷雨过后,春天的阳光才开始透露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和塞北不同的春季景象。江南的杨柳枝条柔韧可折,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塞北地区在谷雨过后,春天的阳光才开始透露出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其结构为前两句设景,中间两句抒情,最后两句总结或感慨。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水中丞偶插草花数枝,起身时犹未残落,惜而瘗之戏系以诗 - “水中丞”可能是指一个在水中工作的官吏,或者是诗人自己的一种隐喻(如“水中月”、“水中人”等)
注释:杏花开春深,云彩绚丽如锦。我来此地已漂泊,此间景色堪称上品。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塞上的所见所感。首句“杏花开春深”,描绘了杏花盛开的春天景象,杏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接下来一句“云艳若霞锦”,则是对云彩的赞美,它们像霞光一样绚烂多彩,如同锦绣一般美丽。这两句诗描绘了塞上春天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第三句“我来已飘零”,表达了诗人自己已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四处漂泊
塞上即目 杏花枝接榆,花簇如郁李。 佳名榆叶梅,簪满村中姊。 注释:塞上的春天,看到杏花的枝条和榆树相接,花朵簇拥在一起,就像郁李一样密集。这些花朵的名字叫做榆叶梅,它们的花瓣像女性的发簪一样密集地覆盖在树枝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塞上春天的景象,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杏花和榆树叶子的美丽。诗中提到的“榆叶梅”是一种常见的花卉,以其美丽的外观而闻名。诗人通过对这种花卉的描述
青青的麦苗在田中抽出,短短的草疑为田畔。 问肩舆上的人,夏天到来收割已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