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吉璁
木樨开后菊花开,黄雀霜螯载酒醅。 九日登高东塔寺,风沙终胜赫连台。 【解析】 1. 诗词原文: 木樨开后菊花开,黄雀霜螯载酒醅。 九日登高东塔寺,风沙终胜赫连台。 2. 译文注释: - “木樨”(mù xiǔ): 桂花,此处泛指桂花盛开的时节。 - “菊”(jú): 一种花卉的名字,常代表秋天的到来。 - “黄雀”: 一种鸟类,常用来象征秋天或节日的氛围。 - “霜螯”(zuāngáo)
【注释】 鸳湖:即西湖。鸳鸯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西湖十景之一。棹歌:船夫在水面上划桨唱歌。宅西狷石:指宅子(别墅)西面的岩石。狷者,高傲也。旧名亭:原是一个亭台。五经:《易》《书》《诗》《礼》《春秋》为儒家经典著作,简称《五经》。曾侍先人:曾侍奉过祖父、父亲等长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家乡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宅西狷石旧名亭,曾侍先人说五经”
诗句原文: 参旗横照郡楼平,塔火初沉渔火生。 郭外城中十三寺,一时落月尽钟声。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首先,“参旗”可能指的是旌旗,在古代用于指引方向和标志军队的行进路线,此处用以形容月光照耀下的郡楼,其形状如同参差排列的旗帜一般平展。接着,“塔火”指寺庙中灯火通明的景象,而“渔火生”则形象地描述了渔民夜间捕鱼时点亮的火把,为夜色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诗句:碧瓦珠光火一丸,绿杨丝挂彩幡干。泥孩緃说鄜延好,不及曹王庙上看。 译文:在碧绿色的瓦片上,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一颗火球般的光芒凝聚在一起,悬挂在高高的屋檐上。绿色的柳树挂着五彩缤纷的旗帜和旗帜,它们随风轻轻摇曳。一个小孩说,他喜欢鄜延,但比不上在曹王庙上的景色更加美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朱彝尊对鸳鸯湖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湖边的美丽景色
注释: - 鸳鸯湖棹歌: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 - 巷西:指的是作者家乡的一个角落。 - 古塔画阑红:指古塔上的画栏被红色的栏杆装饰,显得格外美丽。 - 阁老厅门一径通:指的是通往阁楼老厅的门一直通向一条小路。 - 北楼骖筱地:指的是北楼旁边有一株竹子生长的地方。 - 蔷薇一丈晓庭中:指的是庭院中有一丈长的蔷薇,在早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赏析:
. 注释: - 鸳鸯湖:指的是杭州西湖的一处名胜。 - 棹歌:船夫们唱的歌谣。 - 槐叶青时和冷淘:指槐树叶尚未变黄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收割小麦,用“和冷淘”来形容收割的忙碌景象。 - 槐叶浓时转桔槔:指槐树叶子由绿转黄时,农民用桔槔来灌溉庄稼。 - 槐叶黄时香稻熟,登场禾稼比墙高:指槐树叶子变黄时,稻谷已经成熟,农人在收获后把稻谷放在场上展示,其高度足以与墙壁相齐。 2. 译文: - 鸳鸯湖畔
【注释】 鸳鸯湖: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为秦淮河支流。棹歌:船夫唱的歌谣。菜花:指油菜花。泾:一条水沟。半渔矶:一半是渔船的码头。檐卜林中尽竹扉:竹制的门扉掩映在竹林里。寒水:指清澈的水。同春水阔:和春天的水一样宽阔。比似下田肥:像秋天的田地那样肥沃。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归隐期间,诗人以写景抒情为主,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菜花泾上半渔矶
注释:三条玉带,两条犀角,都争着去拜访金鸡。高高的山丘上,羊和虎已经死光了,池塘南边、北边乱成一片的乌鸦在啼叫。 赏析:此诗写于南宋末年,是作者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湖上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国家衰败、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愤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注释 勤王子弟秀州多,路接临平百里河。 —— 勤王:指勤王之师,指唐僖宗时朱温的义子朱全忠率军镇压黄巢起义。秀州,今属浙江嘉兴。 路接临平(今浙江余杭)百里河:指秀州和临平之间有百里长的河流。 旧是蕲王驻师地,罗裳锦伞夜深过。 —— 蕲王:指唐代宗李豫,因曾被封为蕲王,故称。 罗裳锦伞:指华丽的服饰。 夜深:深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秀州一带勤王军队在夜幕降临后经过的景象。首句点明勤王子弟众多
【注释】 楝树花开过雨声,扎山看火树头鸣。 邻船两桨买桑叶,南抵余城北渚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南的游历之作。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和生活,以及作者对这些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楝子花疏过雨声”,描绘了楝树花开过雨声的情景。楝树花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它的花瓣细长而美丽,花期很长,每年春天都会盛开。当楝树花开放时,花瓣飘落如雨,给江南的水乡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