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尧弼
【注释】 甲子:年号,此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 双峰翠扫半天馀:双峰,指浙江天台县的南明山和北明山。翠扫,用碧玉来比喻山色。天台山有“四绝”之誉,即天柱、瀑布、佛光、云海。 遥想岷峨霁雪初:岷峨,指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霁雪,指冰雪消融后的晴空万里。 足踏东南今已遍:东南,泛指南方。足,指作者自己。 却思归卧旧时庐:“却思”,意动用法,想到;“卧”,居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惊起龙蛇忽梦归,一朝脱屣万缘非。 遥知月露寒松滴,不是波涛木叶飞。 注释:突然惊醒,恍如梦醒一般回到了现实中,一夜之间,我抛弃了所有的牵挂和纷扰,回归到了宁静的生活。我知道月色清冷,洒在松林上,那滴滴的露水仿佛是寒气逼人。并不是像海浪拍打树叶般汹涌澎湃的江水。 赏析:诗人通过“惊起”这一动作,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我们看到诗句“满眼残红正乱飞,端如棹入武林时。”描述了一幅残破而混乱的景象,如同船儿驶入武林的场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 接下来是“此身也是鹪鹩样,乞与桃林借一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诗人将自己的境遇比作鹪鹩,这是一种小巧灵活的鸟,暗示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只能像鹪鹩一样在狭小的空间中求生存。同时
注释: 张府君挽诗 其一频繁地往来郑公乡,在膝上与郎君论文。 已惊讶树风吹动,忽听见薤露送凄凉。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离世的悲伤和不舍之情。首句“频年来往郑公乡”,诗人回忆了与妻子相识相爱的美好时光,两人常常在郑公乡相遇,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第二句“邂逅论文膝上郎”,诗人回忆起与妻子在一起时的温馨场景,两人坐在膝上讨论诗文,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和见解,充满了默契和情感
【注释】 戏中书岩宝印师方丈 其一:在戏剧中,书岩是宝印的师傅,他是一位道貌岸然的人物。宁堕眉毛出为人:宁可把眉毛都掉光了,也要出来做一个人。舌端雷电不无神:舌头上说话,有声有色,好像天上打雷一般,非常神奇。如今有口却挂壁:如今有了嘴巴,却只能空挂着,不能张开口说话了。草木岩中元自春:花草树木都在岩石中生长,而春天也来了。 赏析: 《戏中书岩宝印师方丈》是北宋诗人苏东坡所作的诗
诗句: 贪看衡麓数峰山,那觉江风猎猎寒。 译文: 我贪婪地看着衡山的山脉,那里有数不尽的山峰,但我没有注意到江风的呼啸,那是寒冷刺骨的。 注释: 衡麓 - 地名,这里指代衡山。数峰山 - 指衡山的多座山峰。 赏析: 此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寒冷天气感受的忽视。诗人通过对比“贪看”与“那觉”两个词,强调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并未完全察觉到周围环境的严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景象。 谁家花柳暗门边,投憩同维药玉船。 注释:谁家的花儿杨柳在门外昏暗处摇曳生姿?投宿时和同伴一起乘坐着装有药物的宝船。 赏析:诗中通过“暗门边”形容环境的幽静,而“投憩”则描绘了与同伴共度时光的场景。“同维药玉船”则是对宝船的描绘,既表现了其豪华,也表达了诗人与同伴之间的友谊。 醉卧黄鹂新弄舌,一声唤起小窗眠。 注释:醉酒后酣睡于黄鹂鸣叫的清晨
注释 岳势扶舆峻莫攀,岂知深处锁幽闲。 千岩万壑争回互,别有乾坤藏此间。 译文 山峰巍峨高峻,难以攀登,哪知道深处却幽静而神秘。 千岩万壑争相回转,交错环绕,另有一个天地在此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岳方广后的洞中五百罗汉所居的景色。首句“岳势扶舆峻莫攀”描绘了南岳的雄伟壮观。接着两句“千岩万壑争回互,别有乾坤藏此间”则展现了洞内的神奇景象。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岳的壮丽景观和洞中的神秘景象
【注释】南岳:指衡山,五岳之一。方广:即方广寺。后洞:即方广寺后面的山洞。五百罗汉:佛教传说中佛的弟子,共五百人。 译文:山峦环绕着溪流自然流淌,万籁俱寂更显得幽静深长,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谁能说得出这幽静之中有什么样的句子呢?如今这五百个出家修道的罗汉还在吗?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以“自”字领起,突出了山势、水流的自在和宁静,给人以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感觉,使人感到山间溪边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幽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题材入手,然后扣住意象及诗词中形象的特征分析即可。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因此首先要明确赏析角度:思想内容(思想主旨)、艺术手法、结构安排、情感表达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最后点明自己的观点。 【答案】 ①多奇赵北燕南地:指刘平仲的家世和经历。②还喜超然出冀方:意谓他离开官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