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民
北望沧溟大,茫茫天地间。 回环知万里,缥缈认三山。 汉使何年到,星槎度岁还。 蟠桃应已熟,方朔在人寰。 赏析: 《望瀛亭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杜子民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壮观的海洋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分析。 1. 北望沧溟大,茫茫天地间: - 沧溟大:指广阔的大海,沧溟常用来形容浩瀚的水域。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
【注释】 ①瀛:大海。 ②危亭:高楼。 ③浸:浸没。 ④禅:《易经》中的《系辞下》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天地阴阳之道。”后遂以“禅”为佛家语。 ⑤禅寂:佛教用语,指修道者心无杂念、心境平静。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广东提举广东路转运使的任期内。在诗中,作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天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拥传来观海,危亭一振衣",描述了诗人从高处俯瞰大海的壮阔景象
注释: 扬州:地名,位于江苏省中部。 人穿鱼蟹市:形容扬州的繁华和热闹。 路入斗牛天:形容扬州的地理位置独特,像进入斗牛星座一样。 云水家千里:表示扬州距离家乡很远。 江山月一船:表示在扬州观赏美丽的风景,如山峦和江水,以及明亮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扬州风景和人情的小品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扬州的美丽和热闹。诗人通过对扬州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人穿鱼蟹市,路入斗牛天。 云水家千里,江山月一船。
拥传来观海,危亭一振衣。 云晴千怪出,浸大百川归。 日月遭吞吐,乾坤入范围。 群鸥不须避,禅寂久忘机。
杜子民,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详断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一)。 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为朝散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八之一四)。 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通判常州(《咸淳毗陵志》卷九)。 今录诗三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