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晫
【注释】: “静观堂”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官舍。 “十偈”指十首诗,即《春晴》、《春晓》、《春暮》、《春游》、《春夜》、《春愁》等。 “东风”:春风。 “万物”:指春天里的一切景物。 “野色溪光无尽藏”:野外景色和溪边的光影无穷无尽。 “谁唤”:是谁使春来到? “草自青青花自放”:草儿绿油油,花儿自由自在地开放。 【赏析】:
【注释】 静观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名。十偈:佛门语,指《金刚经》中的十品妙句。长空一望:天空一望无际,像一片碧水一样。泉涧:山间泉水流过的地方。幽幽:幽深的样子。风淅淅:风声细细如雨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首句“长空一望如水碧”,描绘的是夏日的天空,空旷而广阔,像一片碧绿色的水波一样,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一句中
诗句: 香到梅梢岁又还,老天春事不曾闲 译文: 香气飘到了梅梢上,岁月又回到了原点。老天爷的春天里也没有一刻是闲暇的。 注释: - 香到梅梢:梅花枝头散发着香气。 - 岁又还:岁月再次回归。 - 老天春事不曾闲:大自然中的春天景象并没有闲着,一切都生机勃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机盎然景象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顺应。诗中“静观”二字,不仅指诗人的静心观察
注释:一间虚空自女然,何必是仙更问禅。 仪日焚香闭门坐,饥来吃饭困来眠。 译文:一间虚空自有其自然,何必非要成为仙人再问禅宗? 每天按时焚香闭户静坐,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禅宗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深莫测之学,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他主张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禅宗的真谛,不要刻意去寻求什么高深的道理,而是要顺其自然地去生活
以下是对宋·汪晫的《江城子·咏木犀》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可是东风、当日欠商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东风和春天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看法。春风虽然带来了春暖花开的景象,但却似乎与木犀(即桂花)无关,暗示了春风并没有给予木犀应有的关注或照顾。 2. 百紫千红春富贵,无半点,似渠香: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木犀在春天中的独一无二。尽管其他花卉都盛开,争奇斗艳,但木犀却保持着它特有的香气,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注释】 “静观堂十偈”:是作者在静观堂写的十首诗,因以“静观堂十偈”来称。十偈,即十首偈。 “一间虚室”:一间空荡的屋子或居室。 “自安然”:自己能够安然地住在那里。安然,安闲舒适貌。 “何必求仙更问禅”:何必去寻求神仙和佛家的禅宗呢?求仙,指追求神仙之道。禅宗,佛教的一个学派,主要讲究心性修养,主张见性成佛,即达到觉悟的境界。这里是指修行、参悟的意思。 “尽日焚香闭门坐”:整日烧香
注释: 我无官守无言责,自倚栏干时一拍。 我无官职,没有责任和义务,因此可以自由自在地倚靠在栏杆上拍手。 只因冷眼看破来,笑杀时人空擘画。 因为只有冷静地观察才能看透真相,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只会凭空臆断。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借咏历史人物抒发自己的感慨。“静观堂十偈”指作者在静观堂壁上刻了十首诗,即所谓的“十偈”,每篇都是以历史上的某位名人或某件事为题材进行咏叹的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默写能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生默写名句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有熟记硬背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三要有正确的书写习惯。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劝、剖、元、诰、谆、勤恳切、孝悌力田、起早非干为看花、仁芽、晓、寒些、谙、王道桑麻乐有涯、已可藏鸦。 【答案】 ①民吾同胞,②剖破藩篱,③元是大家。故见之诰诏,视如子弟,④谆勤恳切,⑤悃愊无华⑥孝悌力田,⑦起早非干为看花
静观堂十偈 万缘一息丝不挂,一个闲身煞潇洒。 静中有味淡如如,哑子得梦难为话。 注释: - 万缘一息丝不挂:一切纷扰的烦恼都像细丝一样被抛在身后。 - 一个闲身煞潇洒:我有一个闲暇的身体真是太洒脱了。 - 静中有味淡如如:内心宁静时,感觉如同淡如水一般。 - 哑子得梦难为话:对于哑巴人来说,即使做梦也难以形容梦中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注释】 千缕柳丝:千条柳枝。嫩:柔软,未长硬。一星榆火初明:一点烛光闪烁。寿幽人:给隐居的人祝寿。红袖:女子的袖子,指歌女。持杯劝尽:端着酒杯敬酒。老鹤自偏野性:老鹤喜欢栖息在野外。沙鸥难比轻身:水鸟难以比喻人的轻盈敏捷。殷勤:恳切。多谢:谢谢。 【译文】 千万条柔嫩的柳条依然娇艳如烟;一点烛光闪烁,犹如初升的月亮。我载着新意为隐居的人祝长寿;歌女们举起酒杯敬酒,欢声笑语,气氛欢快,歌声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