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范
这首诗是挽陈汉英的一首,表达了作者对陈汉英才华横溢、才气横溢而英年早逝的哀悼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庠塾崇师道,乡闾重典刑。” - 庠塾:古代学校,此处指读书的地方。 - 师道:尊崇教师之道。 - 乡闾:指家乡,这里指的是民间的习俗和规范。 - 重典刑:重视法律与刑法。 这句诗表明,作者认为在学术教育中,尊重教师的品德同样重要;而在民间生活中,遵循法律与刑罚也同样重要。 第二句
诗句如下: >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译文如下: > 少昊正在秋风中疾走,凉爽的气息已经侵袭了他的肌肤。 注释: > 1. 少昊:古代神话中的天帝,通常与秋天的景色联系在一起。 > 2. 行秋:行走在秋天。 > 3. 正疾驱:正好在快速前进。 > 4. 洒然凉色:形容秋天的凉爽气息。 > 5. 侵肤:侵袭肌肤,指天气转凉的感觉。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注释】: 1. 敛衽(yìn rén):整理衣襟。童丱(xuán):儿童的帽子,泛指小儿。里闾(lǚ):乡里。 2. 巢枝:指依附权势的人。幸:有幸、得宠。 3. 余论:未尽之言。抆拭:(hàn shì)拭去,抹掉。 4. 鸣珂地:有车马行走声的地方,比喻高官显位。惊嗟:惊讶赞叹。素锦车:指豪华的车乘。 5. 直言公不死,兰玉秀阶除:直率的言辞不会被君主所怪罪,才能杰出的人会登上高位。
【注释】 我兄同昔席:指我兄长曾与张监丞同席共饮。 我亦接青班:我如今也位列朝廷的清贵之行列。 不尽明时用:没有能够施展自己的本领和才华的机会。 空令老泪潸:白白地让眼泪流下来。潸,流泪的样子。 笋联才胄监:指张监丞官居翰林学士(即“笋联”),是出身高贵之人。 竹使只乡关:指张监丞被派往边远地区当差,远离家乡。竹使,古代指送信的人。 时岂无知己:难道现在没有知己吗? 吁嗟世路难:叹世路艰难。呼嗟
【注释】: 1. 甲子:农历六十甲子之一,这里指春分。 2. 润泽:滋润,滋养。 3. 不违时:不失时宜。 4. 夏已更秋方虑干涸:夏天已经过去,秋天来临,人们开始担心干旱。 5. 沛然优渥矣:雨水丰富,滋润大地。 6. 喜而写情:喜悦之情,抒发于诗。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雨景画卷,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将春雨滋润大地
【注释】 乔文惠:即乔吉,字梁卿,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平章政事、太师。 乌伤:县名,今属浙江绍兴。 鹗荐:比喻才高而遭贬谪的官吏。 拘法守:指拘泥于法度。 答心知:报答自己的心意。 零露黄花暗:黄花零落,露珠凋谢。 凄风画翣悲:秋风瑟瑟,画着扇子的人也感到悲伤。 孔山:泰山的别称。 【赏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乔吉为乔文惠所写的挽词,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首句“忆在乌伤日”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周迪功的赞美之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第一句: 书种开风气,儒声动海涯。 - 关键词:书种、儒声 - 注释:“书种”代指学问或学识,“儒声”指儒家学者的声音或名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周迪功学识深厚、影响深远的赞赏。 - 赏析:这句诗通过“书种开风气,儒声动海涯”来描绘周迪功的博学和影响力,展现了其作为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和社会上的声誉。 第二句: 一门团义聚
【注释】: 1. 忆昔痴儿幸:回忆过去,我有幸与周迪功结成亲家。 2. 联君季氏姻:与你结成了亲戚关系。 3. 两家成契阔:你我两家因婚姻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 一梦记酸辛:我在梦中回忆起那段艰辛的岁月。 5. 乡誉闻君子:你的名字和品德在乡里广为人知。 6. 铭章又古人:你的名声和功绩都成为了古人的典范。 7. 落花愁暮雨:看着飘落的花瓣,我不禁感到愁闷。 8. 凄冷不成春
第一首 蔚然壮观的科举考场,皇皇的使节耀武扬威。 大家都勇往直前地应试,只有他怀抱珍宝归家去。 人们都惋惜皂盖车离去,黄粱一梦已成空谈。 萧山的遗老仍在,是谁让泪水纷飞如雨? 第二首 在考试中,我看到了那些年轻的考生们,他们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这场选拔人才的考试中。他们的眼神坚定而专注,仿佛在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希望和期待,仿佛在寻找着那个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当考试结束后
“奕世诸贤辅,清朝得老成。”这两句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盛世景象。其中,“奕世诸贤辅”指的是历代贤能辅佐朝政,而“清朝得老成”则强调在清正廉洁的时代中,能够找到像诸葛亮这样的忠诚老臣。 接下来是“谏兵秦蹇叔”,在这里,“谏兵”可能是指具有直言进谏能力的军队或官员,“秦蹇叔”可能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或政治智者。他的谏言或决策往往能影响国家的方向和政策。 “忧国汉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