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
同安诞日赋小诗祝延 海中蟠桃,是仙家结的果子; 月中桂树,是仙女生的枝条。 阴德多馀福庆,仁者从来与寿宜。 传说中的仙果,据说生长在海底的仙山之上;桂树,传说中的仙木,据说生长在月宫之中。阴德,指善行或积善。余庆,多余的福庆。仁者,指有仁心的人
资中八首 雾拥霓旌乘月去,风吹仙乐下天来。 注释: 资中八首是宋代作者范祖禹的诗词作品,本页面为你提供资中八首原文翻译、赏析、注释讲解等内容。这首诗描绘了资中地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译文: 醮坛高耸,碧空如洗,清都白玉台中矗立着。浓雾笼罩着霓旌,仿佛乘着月光而去;风吹过仙乐,仿佛从天而降。 赏析: 这首诗以资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注释】: 朝天岭:山名,在今四川合江县。 嘉陵江: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自四川广元市入重庆后,流入重庆市区。 苍苍色、半轮明、千丈黑:指朝天岭的山峦和江水的颜色。苍苍,青色。半轮明,指初升的太阳。千丈黑,指嘉陵江水深且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绝笔。《杜工部集》中共有《过朝天岭二首》和《过朝天栈》、《过朝天关》、《经朝天门》等四首诗,都是同题之作。这四首诗,以写景见长,风格各异
注释:在南窗高卧,欣赏云的生成。太阳西下,回风吹动紫荆花。鼓吹乐并不需要到野外去演奏,青蛙在雨后自然会发出叫声。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观察云生、紫荆花摇曳、鼓吹乐声和青蛙鸣叫等细节来表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松树的姿态像鹤一样高雅,自然宜于幽静闲适的生活,它与世俗的喧嚣格格不入。 谢客风流临海峤,秦人歌啸入花源。 这里的“谢客风流”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他以文雅著称,喜欢在山林中游览赏景,过着隐逸生活;“秦人歌啸”则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在华清池一带游玩赏景,并有《将进酒》等名篇传世。这些典故和诗句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
【解析】 此诗是李白对江陵一带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他对这一地区的深厚感情。首句“五月江流万贾船”,描写的是江陵地区水陆交通十分发达。第二句“迅如飞电擘群山”,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长江水流的迅猛。第三句“荆云峡雨须臾过”写诗人在峡中遇到暴雨时,雨过之后,天气晴朗,心情舒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白帝江陵朝暮间”,描写了江流的景色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资中八首(其一)”的意境、手法等,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结合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具体的赏析。本题是一首咏物诗,全篇以白鹭为意象,借其惊飞的瞬间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 【答案】 译文:风停江水平静宁静,天空湛蓝景色清幽,水清波影倒映着白云青山。渔舟在湖面上荡漾
诗句: 夷界荒山几万重,西穷月窟与天通。 注释: 夷指的是平坦的陆地,界表示分界线。荒山万重,形容地势崎岖或自然景观壮美。西穷月窟与天通,月窟指的是月亮的洞穴,天通则指天空中的通道或途径。 译文: 平坦的大地延伸无尽,西边尽头是通往月亮洞穴的天路。 赏析: 范祖禹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辽阔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向往。他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注释: 地裂天开,这山岭险峻如此,让人的毛发飘动,心情也感到惊悚。 人生在世行路艰难,如此险阻,什么时候才能平缓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过朝天岭时的景象和心情,表现了诗人面对险恶环境时内心的恐惧和担忧。首句“地拆天开此险成”形象地描绘了朝天岭险峻的环境,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飘萧毛发壮心惊”,描述了诗人看到如此险峻的环境,内心产生了恐惧和不安的情绪。而“人间行路难如此
注释:你住在风景如画的园林中,更深入到青山深处。只有白云是你的伴侣,只有流水是你的知音。 赏析:诗人在诗中赞美了李少师的园中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他赞赏李少师的生活态度和品味,认为他的家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他还提到了“白云”和“流水”,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尊重。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高雅品味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