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
范祖禹的《游李少师园十题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其三》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名胜古迹时所见所感的诗歌。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逐句释义: - 青山跬步去无由,唯有登临可散忧:在青山之中,我无法轻易离开,只有登上高处才能让我的心情得到放松和舒缓。 - 浮世只知轩冕乐,几人能得少时休:这个世界只看重权位和财富带来的快乐,有多少人能在年轻时就放下这些追求,享受真正的闲适。 2.
注释: 野性从来麋鹿游,强加冠服只为忧。 什么时候能放我自由飞翔?就像大雁在秋天高飞一样! 译文: 我的本性是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我却强加了冠帽和礼服,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忧虑,担心别人会看低自己。 什么时候我能真正地放下这一切束缚,像大雁那样自由地飞翔于秋高气爽的天空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不满。诗人以麋鹿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野性
《资中八首·剑阁横空锁蜀门》是范祖禹于宋代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 剑阁横空锁蜀门,资中岩岫若云屯。 天倾白日千山砥,峡束长江万里奔。 ```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1. 诗句释义与翻译: - 剑阁横空锁蜀门:形容剑阁高耸入云,如同横空出世,牢牢锁住蜀门。"锁蜀门"指的是剑阁的地理特点,它位于四川剑门关附近,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注释: - 夜静月明溪水喧,先秋风物已萧然。 - “夜静”:夜晚的宁静、寂静。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溪水喧”:溪水的声音喧闹。 - “先秋”:提前到来的秋天。 - “萧然”:萧条、荒凉的感觉。 译文: 夜晚安静,明亮的月光下溪流声音嘈杂,提前到来的秋天让人感觉到一种凄凉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融为一体
【注释】 (1)汉州:古郡名,今四川广汉。唐属剑南道。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改益州为成都府路,以成都为治所,辖有剑南道全部和山南西道一部。汉州即在剑南道内。 (2)两川相望各繁华:指剑南道与山南西道的山川风光都很繁盛。 (3)蕃宣:吐蕃与唐朝的使者往来,谓之“宣”。吐蕃称唐为“蕃”,故云“蕃宣”。二牧:指剑南道与山南西道的长官。 (4)衣绣:穿锦绣衣服,喻显荣尊贵,也喻指得志。聊:姑且
【注】黄鲁直:黄庭坚,北宋诗人。千叶黄梅:指梅花,千叶即千朵,比喻其多。 江上清香隔水闻,林间不见雪纷纷。 译文: 在江边闻到梅花的清香,但看不到梅花的踪影。 江上清香隔水闻,林间不见雪纷纷。 注释:江上,指江边,此处泛指梅花所在的环境。清香,梅花散发的香气。隔水闻,隔着江水闻到了梅花的味道。林间,指树林之间,此处泛指梅花所在的地方。不见雪纷纷,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春寒忽忆登山屐
【注释】 水纹扇:指一种扇子,用水波纹作装饰的扇面。潇湘:湖南一带。秋:指秋天的风景。动摇:扇子在手,随风摆动。君(你):代指诗人自己。空流:随风飘荡。微风:轻轻吹拂。云涛:像云和波浪那样起伏动荡的气势。梦入江天:好像进入江天之间一般。一钓舟:形容江中垂钓的小船。 【赏析】 此诗写一柄以潇湘风景为图案的水纹扇子的风姿。 开头二句说,那水纹扇上剪出的潇湘景色,随着秋风而飘动,仿佛要飞到空中去
资中八首·资山岩谷多神仙 鸾车凤马随飞烟 神女萧萧来暮雨 1. 诗作原文与注释 - 诗句:资山岩谷多神仙,鸾车凤马随飞烟。 - 注释:在资山的山谷中,隐藏着众多神仙,他们乘坐着如同鸾鸟般的华丽马车和凤凰一样的骏马,随着烟雾一起飘荡。 - 诗句:神女萧萧来暮雨,浮丘往往下云軿。 - 注释:神女在黄昏时分,带着清脆的脚步声,如同箫声一样,她轻盈地降临;而浮丘则常常驾着云车载着仙人升入云霄。 2.
注释: - 使君昔日抚疲羸,曾奏囊封有直词。 使君:指周思道。 囊封:指官职的委任状。 直词:指直言相谏的话。 - 一卧家山今白首,重来犹拥旧旌旗。 家山:指故乡的山水。 白首:指头发变白。 旌旗:指战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周思道在任汉州知州的再次任职表示祝贺和期待的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使君昔日抚疲羸,曾奏囊封有直词”
注释:走千山万水,终于看到了平川,鸡犬相闻,民风淳朴。父老们都知道仁圣皇帝的意旨,十年来重借使君贤明治理。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汉州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诗中“千山行尽见平川,鸡犬相闻俗晏然”描绘了汉州的美景,让人感到宁静而和谐。“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贤”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够继续发扬仁圣皇帝的精神,为百姓造福。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