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
和蜀公八十岁自咏 卫武年将百,僖公寿有千。 形方通帝梦,兆始见王田。 白发高山雪,新诗清水莲。 福绥真乐只,燕处自超然。 注释: 1. 卫武年将百:卫武公的年龄将近一百岁。 2. 僖公寿有千:僖公的寿命有一千岁。 3. 形方通帝梦:形体方正,能够与帝王的梦境相通。 4. 兆始见王田:预示帝王的田土开始出现。 5. 白发高山雪:白发如高山之雪。 6. 新诗清水莲:新作的诗如同清水中的莲花。 7.
谢赐御书诗五言十韵 圣志探渊学,皇慈示至仁。 论经穷古训,锡燕比嘉宾。 天醴尧觞举,箫韶舜乐陈。 隆恩均近辅,赐札下严宸。 洒墨星辰烂,飞毫日月新。 聪明钦作后,气志俨如神。 龙马观牺迹,延陵识圣真。 受藏辉蔀屋,荣遇极儒绅。 方讲三王治,思还四海淳。 顾惭愚陋识,何所补涓尘。 注释: 1. 圣志探渊学:表达了对学问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2. 皇慈示至仁:表示皇帝的仁慈和关爱。 3. 论经穷古训
南山石壁陵苍苍,中有四老眉如霜。 南山石壁陡峭高大,山石苍劲,四皓隐居其中。 中原龙虎困格斗,九霄鸾凤高飘翔。 中原地区风云变幻,龙虎争斗激烈,鸾凤在天际翱翔。 赤精斩蛇入咸阳,南极老人转遁藏。 赤精神力大,斩杀巨蛇入咸阳。南极老人隐遁山林。 一朝相顾下云巘,共为羽翼安储皇。 有一天,四位老人俯瞰云雾缭绕的山峰,准备辅佐年轻的皇帝。 白云黄鹄高飞扬,虽有矰缴安能伤。 白云和黄鹤展翅高飞
【注释】: 秋夜雨点滴,梧桐乱人语。几行寒雁起沙汀,万里渔舟泊烟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两句写秋夜的景色:秋夜细雨洒下,梧桐树簌簌作响;几声凄厉的哀鸣打破了寂静的秋夜。后两句则写渔人的行程。“几行”指几只;“沙汀”即沙洲;“烟渚”是烟波浩渺的湖中小岛。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丽幽雅,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乐通神明:音乐与天地相通,可以感通神明。 世治兴和乐:世间太平盛世时人们享受欢乐的音乐。 阳来符正声:太阳升起时,万物开始复苏,音乐的音调也和谐起来。 纯能格天地:只有纯洁无疵的人才能感通天地,得到天地的庇护。 幽可逮神明:幽冥之中,也可得到神灵的庇佑。 协气流无外:宇宙间的气流都汇聚在一起,没有外流。 灵心识太平:心灵感应着宇宙间和平的气息。 九歌人鬼享:祭祀亡灵
《春鲔初登》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春天水泽中鲔鱼的生态和行为,来表现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春鲔初登:春鲔指的是春季出生并开始捕食的鲔鱼,"初登"则暗示了它们刚刚离开水面开始活动的场景。 2. 风煦阳和候,冰消水泽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使得寒冷的水域变得温暖,冰开始融化,春天的到来使水面解冻。 3. 乘舟施密罟,豋鲔荐明神:诗人乘坐着小船
注释:红蕉花是谁种的,那是风流太守家。烁烁的犀灯点燃了晚雨,亭亭的蜜炬照亮了晴霞。 赏析:本诗描写的是席上探题的场景。诗人在席间以“红蕉花”为题,询问在座的人。红蕉花象征着美丽与繁华,而太守家的风姿则代表着高贵与优雅。诗句中的“烁烁”“亭亭”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犀灯和蜜炬的美丽与明亮,同时也暗示了主人的豪爽与直率。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注释】 凿龙:指在门生中选一个有才能的人。 冯少师:即唐末冯贽,字子羽,号玉海,冯道之子,官至吏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 清谈:指高谈阔论,多用文辞。 几杖:指手杖,借指老人。 赤松:指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 【赏析】 此诗作于天祐四年(公元907年),诗人与吏部彭侍郎会集在冯少师的园亭里赋诗酬唱。全诗语言流畅,意蕴深远,富有哲理和人生感喟。 首句“门生犹记凿龙登”
范祖禹的《游李少师园十题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其三》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名胜古迹时所见所感的诗歌。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逐句释义: - 青山跬步去无由,唯有登临可散忧:在青山之中,我无法轻易离开,只有登上高处才能让我的心情得到放松和舒缓。 - 浮世只知轩冕乐,几人能得少时休:这个世界只看重权位和财富带来的快乐,有多少人能在年轻时就放下这些追求,享受真正的闲适。 2.
【原诗】 忘言象外已无求,应物环中自不忧。 匠石旁观伤手斫,尚应皮里有阳秋。 译文: 忘却了言语和形象之外的追求,应对万物自然循环的循环,内心自然无忧无虑。工匠在旁边观看,也会感叹自己的技艺不够精湛,仍然会有瑕疵,但即使有瑕疵,皮肤之下也蕴含着精妙的道理。 注释: 1. “忘言象外已无求”:忘记了言语和形象之外的追求,意味着放下了世俗的执着,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2. “应物环中自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