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祖禹
【注释】 砥柱:山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黄河中流。朝宗:古代指诸侯会盟于周天子的南郊。《左传·僖公五年》:“齐侯使请战,曰:‘日出而往,日入而归,吾知死矣!’”杜预注:“言朝拜周庙。” 喷:喷水。连山起:水从高处涌起如山。岌嶪(jiē xià):高峻貌。太华:华山,在秦、雍二地。唐时为五岳之一。 【赏析】 首句“砥柱初开禹力穷”,说砥柱山是由大禹治水时凿成的。这一句是说,大禹治水时,用尽了力量
仲夏金火争,阴阳势相夺。 仲夏时节,太阳与月亮争夺天空的光辉,象征着阴阳之间的斗争。 乾坤鼓洪炉,夸父死奔渴。 天地之间仿佛一个巨大无比的炉子,而夸父则因为追逐太阳而口渴而死。 普天无纤云,厚土万丈裂。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大地如同万丈悬崖般开裂。 亭亭太阳午,安得日车跌。 阳光照耀着大地,然而太阳车却难以前行。 清冷想寒门,浩荡思舞雪。 清凉的空气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寒冷的门庭
【诗句注释】 送圣徒入京兼呈纪常子进:送给圣徒入京,并呈给纪常子。圣徒:指有道德修养的人,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纪常子:作者的朋友。 二年隔京洛,思见亦已久:已经两年没有见到你,但思念之情已经很长了。 骊驹将戒行,姑共一杯酒:请驾车吧,让我们共同举杯畅饮一杯。骊驹:驾车的牛。 君来买园林,山川既富有:你来到我的家乡,山川之间已经很富有了。 顾我犹旅人,安排卧林薮:看到我还只是一个过客
诗句释义 1 昨夜关山雪,仆夫晨起惊。 - 昨晚在边关遭遇降雪,仆人们早晨起床时被惊醒。 2. 挥鞭骑紫马,晓入洛阳城。 - 骑马挥鞭,早上进入洛阳城。 3. 川原渺茫茫,长啸视八纮。 - 辽阔的原野看不到边际,放声长啸,放眼望去整个国家。 4. 有如乘风驭,迢递奔玉京。 - 好像乘着风一样,远行至天帝居住的玉京。 5. 伊水象天河,云涛向东倾。 - 伊水仿佛天河,云涛向东倾泻。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资州路月山亭》。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资州路月山亭 轩亭枕苍峰,缥缈视空阔。 【注释】:轩亭:高大的亭子;枕:依傍;苍峰:青色的山峰;缥缈:形容高远、飘渺的样子。 【译文】:轩亭依傍着青色的山峰,高高地耸立在空旷的地方,显得格外壮观。 长江翻天去,回斡地轴折。 【注释】:江水奔流,仿佛能撼动天地;回斡:旋转。 【译文】:长江奔腾翻滚
资州路东津寺 山行无晨暮,日暝崖谷昏。 哀猿落客泪,永路惊旅魂。 凭陵高山巅,俯视大江奔。 迥环岛屿合,萦转洲渚屯。 行云赴楚天,飞鸟下蜀门。 地遐怪物聚,寺古深殿存。 忆昔李氏末,烟尘暗中原。 奸雄竞草窃,割据穷海根。 干戈百年后,见此败屋垣。 我来属清秋,登览无俗喧。 山深虎豹归,水静蛟鼍骞。 临风独笑吒,浩荡欲飞翻。 注释: 1. 山行无晨暮:在山间行走,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
注释:砥柱四首 巨灵赑屃两山开,东放黄河万里来。 地轴横斜争斡转,天维攲侧恐倾摧。 译文:巨灵神的赑屃(bi xī)两座山峰分开,向东延伸出黄河万里之长。大地的轴线倾斜争夺转动,天维欹侧恐怕会倾覆崩溃。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黄河源头的风景。诗中的“砥柱”指的是黄河上的三门峡大坝附近的三座山峰,它们如同巨灵神的赑屃一样,屹立在黄河之上。诗人通过对这些山峰的描述,展现了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象。同时
【注释】 游先主祠堂置酒:游,游览;游赏;置酒,摆设酒席,设宴;先主,指刘备。 驱车出郊坰:驱车,驾车;郊外,城外;坰,郊外。 涉溪上青岑:涉,渡过;溪流,溪水;上,登;青岑,青翠的山岭。 峰头野寺不足到:峰头,山峰的顶端;野寺,乡村寺院。 先主祠堂犹可寻:犹,还;寻,寻找。 翠屏重叠摇清光:翠屏,绿树成荫的屏障;摇,摇曳;清光,明亮的光线。 老松窈窕入云汉:窈窕,高耸的样子;云汉,银河。
诗句如下: 忆昨卧碧山,苍苍丛桂间。 白云为屏石为枕,绿萝长挂明月闲。 注释如下: - 忆昨卧碧山:回忆过去在青山上安眠。 - 苍苍丛桂间:形容山中树木繁茂、桂花飘香。 - 白云为屏石为枕:以云作屏障,以石头作枕头,形容山中环境的宁静和舒适。 - 绿萝长挂明日间:绿萝长挂在窗户外,映衬着明亮的月光。 译文如下: 回忆起过去在青山上安眠的情景,那时山中树木繁茂、桂花飘香。以云作屏障
砥柱四首 黄河倾落九天来,砥柱三山立欲摧。崖谷吐吞成雾雨,蛟龙战斗作风雷。 注释与赏析: 1. 黄河倾落九天来,砥柱三山立欲摧。 这句诗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黄河如同从九天倾泻而下,气势磅礴。而砥柱山则屹立在那里,仿佛要被黄河的力量摧毁。这两句通过黄河的倾落和砥柱山的立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 2. 崖谷吐吞成雾雨,蛟龙战斗作风雷。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