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参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首句“入京第一程”表明作者从杭州出发到京城的行程开始,第二句点明时间,第三、四句写在山中和客中的所见所感,第五句写岚气和泉声,第六句写对功名的感慨。最后一句“羞见渡头鸥”,表达了作者的归隐之意。 “入京第一程”是说作者从杭州出发,踏上了赴京都的道路。“六载馆杭州”,“馆”指寄居、暂住,诗人在这里已经居住了六年,可见他在京的时间更长。“重来访旧游”,诗人再次来到自己的家乡
【注释】 踏遍:走遍。天涯路:比喻仕途之路。春三秋又三:春天走了三次,秋天又走了三次。文章与时背,言语对人惭:指自己的诗文和言论都落后于时代,不能对人说。湖海气何馁:指在湖海间遨游的意气没有受挫。山林分未甘:山林之乐未尽。闲僧:闲适的僧人。挥麈:挥动麈尾。玄谈:玄妙的谈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写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未就,但仍然壮心不已,仍想有所作为。诗中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
【注释】: 雪晴泛湖:雪后湖面变清,令人心情舒畅。 林疏知寺近:树林稀疏,知道附近有寺庙。 冰合碍舟回:冰块结成,阻碍了船儿的前行。 寒色欺吟鬓:寒冷的景色让人感到疲惫,甚至染白了自己的头发。 斜阳入酒杯:夕阳西下,映照在酒杯中。 山行已清绝:在山上行走已经非常清静了,更何况是寻梅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雪后游览湖光山色的诗作。首联描绘了一幅湖面雪霁、波平如镜的宁静画面
偶得 注释:想要问梅花的消息,但山寒去未能。 译文:想要询问梅花的消息,但因为山寒不能前往。 赏析:首句“欲问梅花信”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询梅花的消息的迫切心情,但又因山寒冷清,未能成行。这里的“梅花信”指的是诗人想要得到关于梅花的消息。次句“山寒去未能”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寒而行动不便的情景,强调了诗人对梅花消息的渴望和无奈。 静思天外句,坐对夜深灯。 译文:静静地思考天上的诗句,坐对夜晚的灯火
夜坐偶成 一字吟难稳,沉沉夜向阑。 注释:吟诵诗句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情感,整个夜晚都显得沉静而沉重。 灯明妨短梦,衣薄犯新寒。 注释:明亮的灯光妨碍了短暂的梦乡,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不适。 千里家山远,三年客路难。 注释:家乡的山水距离遥远,三年的旅途艰辛不易。 明朝有佳便,尺纸报平安。 注释:明天如果能有好消息,我就用一尺纸来传递平安的消息
山中作 注释: 村居便野性,况复是清秋。 为爱山间好,因成旬日留。 林深喧鸟雀,露重滴松楸。 昨夜新寒入,篝灯覆弊裘。 译文: 在山里居住就表现出了野性,更何况又是在秋天。 因为我热爱山间的好景致,所以决定在这里过上十天半个月。 树林深处鸟语嘈杂,露珠重时滴落在松树和楸树上。 昨晚的寒风刺骨,我点燃油灯裹紧了破旧的外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在山中的所见所感
诗句:未晓催行色,微吟独据鞍。 译文:清晨的曙光催促着出发,我独自坐在马鞍上低声吟诵。 注释:催行色,催促出发;据鞍,坐在马鞍上。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清晨出发的情景。诗人通过“催行色”表达了对出发时间的紧迫性,而“微吟独据鞍”则描绘了诗人在出发前的静谧时刻,与马儿共处的画面。这种宁静而紧张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两堤杨柳拂新亭,怪底游人懒踏青。 手撚梨花成小立,半窗湖水雨冥冥。
痴寒脉脉压晴莎,春渐三分景未和。 待得浓阴收拾后,花边春色已无多。
处士庐前门径深,仅留佳句与人吟。 孤山近日无行路,疏影暗香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