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仲参
枕上偶成 客楼萧索抱愁眠,雁过声声到枕边。 念脚动如鱼拨剌,吟身寒似鹭联拳。 匣中幸有刘琨剑,囊里犹馀杜老钱。 忽忆西山山下路,夜深霜露滴松阡。 注释: ①客楼萧索抱愁眠:客人的楼房萧条冷落,自己抱着愁绪入睡。②雁过声声到枕边:大雁飞过,声音阵阵传到枕边。③念脚动如鱼拨剌:想起脚下像鱼儿那样移动。④吟身寒似鹭联拳:吟诵时身体感到寒冷,好像鹭鸶一样并排蜷曲。⑤匣中幸有刘琨剑:幸亏匣子里有刘琨的宝剑
【诗句】 十年湖海上,此日值梅兄。 一见才倾盖,相逢又问程。 新编联画卷,清话入诗评。 从此云山别,因风时寄声。 【译文】 在湖畔漂泊了十年之久,今天终于迎来了梅兄。 初见便如故知一般投缘,再次相逢便聊起了各自的行程。 新编的画作如同一卷联诗,清新的对话融入诗评之中。 从此以后我们将各自在云山之外,借风传递彼此的消息。 【注释】 1. 湖海上:指在湖畔漂泊的日子。 2. 梅兄:对梅先生的敬称
注释: 君诗何所似,绝似晚唐诗。 写出春云状,融成白雪词。 百篇多态度,二妙一襟期。 与我为三友,他年题品谁。 译文: 你写的诗歌有何相似之处,简直就像晚唐诗一样。 写出了春云的形状,融化成了白雪的词句。 你的诗歌有很多风格,二妙一襟期。 我与你为三友,将来谁来评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朋友诗歌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 这句描述了瀑布在山崖上的奔腾,其速度如同雷声般震撼和猛烈。"瀑驶"指的是水流急速流动的样子,"惊风雨"则传达出水势之大足以惊动风雨。"危悬峭壁前"表明瀑布就挂在高高的悬崖之上,非常壮观。 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 这句描绘了观瀑者站在水边,听到瀑布的水声
【注释】 “与生”句,意谓自己虽然在深山里住久了,但仍然记得与生上人(指僧人)的交往。“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相忘”句,意为与生上人的交情已经淡漠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相见时谈笑风生了。“相忘”,彼此忘却。“物外形”,指外物、世俗之物。 “逢人”句,意为遇见别人时,会听到他讲一些好话。“语”,说话。“好语”,指动听的话语。 “入定”句,意为进入禅房打坐时,会将那经卷藏起来不看了。“定”,静心修行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与注释内容相吻合的地方,然后进行具体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赏析”等,要求考生对某一项进行赏析,那么赏析的内容必须和该项相关。 飞鹄来何意:飞鸟来此地有什么目的? 【译文】 英雄诞生于此日。 山河张开胆气,宇宙载着风声。 一片堂中纸,千年身后名。 至今坟上木,犹作不平鸣。 【注释】 飞鹄:大雁。
《山行》 石磴手难攀,林深去复还。 人行啼鸟外,僧住白云间。 野兴平秋水,吟魂绕暮山。 马头风作恶,潘鬓任阑珊。 注释: 1. 石磴:石制的台阶,这里指山路。 2. 手难攀:形容山路陡峭,难以攀登。 3. 林深:树林深处,表示路途遥远。 4. 去复还:表示走一段又回到原点。 5. 啼鸟:指鸟儿的叫声。 6. 僧住:僧人居住的地方。 7. 白云间: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8. 野兴:野外的乐趣。 9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午夜空庭寂,心闲坐亦忘。" - 注释:深夜时分的庭院里一片寂静。心境宁静时坐下也能忘记一切烦恼。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当一个人心境平和时,即使是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忘却了世间的纷扰与烦恼。 2. "竹间风动静,云里月行藏。" - 注释:竹子之间,微风吹拂带来阵阵凉意;天空中的月亮时隐时现,似乎在云层中游走。 - 赏析
诗句注释和赏析: 1. “洗尽丹青料,清高绝点埃。” - 注释: 形容墨梅竹通过洗涤,去掉了所有的颜料和装饰,显得更加纯粹和清新。 - 赏析: 这里的“洗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通过简单的手法展现事物的本质,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简约而不失高雅的原则。 2. “数竿无韵竹,一树不香梅。” - 注释: 描述了竹子和梅花各自的特点,竹子没有韵律(即缺乏音乐性),而梅花虽然有香味但并不持久。 -
【注释】 1. 薄暮:傍晚。 2. 抱幽独:抱着孤独的心情。 3. 无言倚小楼:无话可说,就倚在小楼上。 4. 日沉千树晚:太阳落山了,树木的倒影映在水塘中。 5. 秋:形容景色萧条冷清。 6. 新梦:新的梦境。 7. 寒衣带旧愁:寒冷的衣服包裹着过去的忧愁。 8. 吟太苦:吟诗过于辛苦。 9. 馀病未全瘳:余下的病还没有痊愈。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诗人在薄暮之时,独自登上高楼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