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引
词牌名此凋始于宋寇准之词作,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本桨括王维《阳关曲》而作。因寇词中有“听取《阳关》彻”句,故取作词调名。此调为双调,前、后片各八句,共七十八字。前片第一、二、五、七、八句和后片第二、五、七、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
阳关引 · 秋居简河阳李子燮王夙夜诸子
归到柴桑境。负郭虚三顷。东枝鸲鹆西枝落,愁何定。念候芭载酒,难问岷阳径。听竹扉、小雨飒飒敬槐影。 莳药归、惟见松鼯抱尘甑。坐久夕阳外,山未暝。野烟丛处,昏鸦送、半窗冷。有乌皮几在,长对蒿华凭。正俯思旧友,落月覆苔井
阳关引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阳关引 · 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阳关引
词牌名此凋始于宋寇准之词作,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本桨括王维《阳关曲》而作。因寇词中有“听取《阳关》彻”句,故取作词调名。此调为双调,前、后片各八句,共七十八字。前片第一、二、五、七、八句和后片第二、五、七、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