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引
【注】 阳关引:词牌名,又名《阳关曲》。 秋九:指深秋。 寇莱公:即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官至宰相,封莱国公。 王阳:即王维(701-761),唐朝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有“诗佛”之称。 阳关: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因唐代著名的边塞曲《阳关三叠》而得名。 粟:粟米。 骊歌:骊山歌,骊山是秦岭的支脉。 天香:这里指香气。 羊肠:形容山路弯曲险峻
阳关引 · 江村夕望 【注释】 四望:四周望去。寒烟结:指暮色中,远山的薄雾如烟。黯淡:模糊不清的样子。越:越过。孤舟短棹,人来往:指江边有人乘小船往来。心凄切:心里感到凄惨、悲伤。念故乡生处:想念故乡生长的地方。云山接:云雾环绕着群山。奈:无奈,无办法。多愁:很多忧愁。又隔云山第几折:又隔着层层云雾,不知过了多少曲折。 水漾明霞影,乌啼彻。最关情事:水面上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和彩霞的影子
蒸裹前朝设,迎得玄冥节。口脂面药,恩光远,空悲切。念东梁词赋,惟有邹枚绝。笔吐花、庭树不断兔园雪。 注释:蒸裹,即蒸笼,古代用来蒸食物或人的工具。玄冥,指冬季的阴寒之气。口脂,指涂在口唇上的油脂,用于保护嘴唇不受寒冷和风沙侵蚀。面药,指涂抹在脸上的药膏,用来保养皮肤和延缓衰老。恩光,恩惠之光,这里指皇帝的恩惠。东梁,指东汉末年梁孝王刘武的封地,后来成为梁州。邹枚,指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
【注释】 暗草流萤灭。夜雨虚檐歇。连床把袂,镫前影,惊华发。数人生遭际,对语成呜咽。叹暮年、相逢未久,又离别。 暗:指夜色已深。 流萤:指飞虫在夜晚的草丛中发光。 虚檐:指空荡的屋檐(檐下无物)。 连床:指并排躺着。 把袂:握手。 瞿塘险:指三峡中的瞿塘峡口。 蚕丛绕:指蜀道崎岖。 喜域中行处:指旅途中愉快的地方。 峨嵋:峨眉山名。 上:登高。 醉明月:指畅饮于月下。 【赏析】
注释: 阳关引·秋居简河阳李子燮王夙夜诸子归到柴桑境。负郭虚三顷。东枝鸲鹆西枝落,愁何定。念候芭载酒,难问岷阳径。听竹扉、小雨飒飒敬槐影。 莳药归、惟见松鼯抱尘甑。坐久夕阳外,山未暝。野烟丛处,昏鸦送、半窗冷。有乌皮几在,长对蒿华凭。正俯思旧友,落月覆苔井。 赏析:《阳关引》是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之一,此词以景起兴,写词人隐居柴桑,寄情山水,闲适自得的生活。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注释: 阳关引:乐府曲调,本题作《阳关曲》。 塞草烟光阔:塞外草原上,烟光笼罩着。 渭水波声咽:渭水边水波激荡的声音似乎在哽咽。 春朝雨霁轻尘歇:春天的早晨,雨后天晴,尘土落定。 征鞍发:出征的马匹已经启程。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手指向那青翠的杨柳,又轻轻攀折了枝条。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心中不由得黯然神伤,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喝完这一杯美酒
【注释】 暮草:傍晚的野草。蛩(qióng):虫名,即蟋蟀。吟噎:呜咽声不断。暗柳:指垂柳。萤飞灭:萤火虫飞舞,但已无光亮。西风紧:秋风劲吹。黄叶:秋天树叶变黄。卷书帷:收起窗帘。寂静:安静。伤离别:伤别离。重感叹:再三感叹。中秋数日:又过了几天中秋节。圆月:明亮的月亮。沙觜(sī zhǐ):水边。樯竿:船上的桅杆或船头装饰物。淮水:淮河。辽阔的水面上,有飞翔的凫鸟。词珠玉:如珍珠般的羽毛
浪长平沙阔。 岸有骊歌咽。 风吹粟下金鹅岫,天香发。 道羊肠堪叹,王阳几磨折。 秋老也、欣此碧巘如春节。 聚首却谁久,歌莫阕。 应知欢会终须别。 漫伤切。 试问心千里,一片冰壶彻。 趁此晴岚好,且踏西冷月
四望寒烟结。黯淡秋容越。孤舟短棹,人来往,心凄切。念故乡生处,却是云山接。奈多愁,又隔云山第几折。 水漾明霞影,乌啼彻。最关情事,天边雁,楼头月。只斜阳树树,与当年无别。试临风回首,空见江流咽
暗草流萤灭。夜雨虚檐歇。连床把袂,镫前影,惊华发。数人生遭际,对语成呜咽。叹暮年、相逢未久,又离别。 休道今番去,途阻阔。总瞿塘险,蚕丛绕,易飞越。喜域中行处,万里同车辙。伫异时、峨嵋共上,醉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