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侨
幽人寻坦道,为言柔履刚。 所利在艰正,未取马逐良。 【注释】: 幽人:隐士。 坦道:平坦的道路。 所利:指所追求的。 艰正:正直、艰难。 未取:不取,不要。 马逐良:骑良马。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首联写隐士寻找一条平坦之路,并说出了他们的人生追求——刚直不阿、坚守正道。次联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正直和坚持,而不是追求富贵荣华、追逐名利。 三联描绘了云山深窈
燕歌 《燕歌》是一首描写燕舞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燕的喜爱和赞美。 首句“燕兮歌”,直接点明了主题。燕子在飞翔时,姿态优美,如同舞蹈一般。 第二句“语呢喃”,描绘了燕子鸣叫的声音,宛如呢喃细语。 第三句“居慕贤兮身缁衣”,表达了燕子喜欢居住的地方和穿着黑色衣服的特点。 第四句“高明依栖兮王谢侪其主,去来有节兮春秋兮其旅”,描绘了燕子在王谢等豪门贵族中栖息的场景,以及它们在春秋两季迁徙的规律。
注释与赏析: 1. 草残木尽又春来 - 这句描述了春天的到来,草已枯萎,树木也失去了生机,但春天仍然如期而至。"草残"意味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木尽"可能指的是树的枝叶已经完全落下,暗示着冬季的寒冷已经过去,春天的气息渐渐显现。"又春来"则直接表达了春天再次到来的事实。 2. 辜负梅花与酒杯 - "辜负"在这里有多重含义。首先,它可以被理解为对美好事物(如梅花)的欣赏或享受未能实现
身在五云云自闲,相娱石友与苍官。 山林老去方知味,加我五年当挂冠。 注释:身在云中自然感到悠闲自在,与石友们相伴、与官员们共处都是乐趣。到了山野里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的真谛,如果我再加五年的岁月,就该归隐了。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赵昌父收到友人慈湖的诗后所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首句“身在五云云自闲”表达了作者身处五岳之中,自然感到悠闲自在,与石友、苍官共处都是乐趣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他以“拙于文”而自谦,但“百事不如人”,则其诗文自然也难脱俗气。此诗首句说:“拙哉百事不如人,天畀清闲适我真。”意思是说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但上天却给了我清闲的时间。次句说:“好是山深林密处,且还康济比天民。”意思是说好是山林深处,那里清静安宁,能够修养身心,与天地相融。 【答案】 译文:我笨拙不善于做事情,上天赋予我清闲自在的生活真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关键字词理解。“归自寿昌”是第一句。诗人从浙江乘船回家。“舟子长歌下急滩,江风吹我怯衣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江上航行,船夫唱着长调,顺流而下急滩。江风阵阵,吹得我衣衫单薄,感到有些寒冷。“一轮明月为谁好,无限清光照夜寒”是最后两句。这两句的意思是:一轮皎洁的月儿为谁照耀呢?无限的月光普照大地
【注释】 自公不退:指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意在表明自己与吴子开是同调之人,彼此心照不宣。准为常,意为“准此为常”。云石、风篁,皆指文坛上的高士。 转语:即转语,指苏轼对朋友的劝勉和规劝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慕之情以及希望他成为像自己一样的高士的心愿。 首句“自公不退”,意在表明自己与吴子开是同调之人,彼此心照不宣。“永昼深帘坐此堂”则描绘出一幅宁静雅致的庭院图景
夕无下照澹云亭,暝入前除独自行。 栖树喧沉砌吟迥,雨留微润作秋清。 注释:傍晚时分,没有阳光照耀着淡云亭,天边的云渐渐暗淡。我独自一人走在庭院里。树上的鸟儿在嘈杂地叫唤,台阶上的泥土被踩得沉闷,我在寂静中吟咏。雨水留在地面上,使得空气变得湿润,秋天的气息也更加清冽。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晚景和秋雨的诗。首句“夕无下照澹云亭”,描绘了夕阳西下,天空中的云彩渐渐暗淡的画面。第二句“暝入前除独自行”
注释: 占得江湖汗漫天,了无乡县挂民编。 卖鱼买酒醉日日,长是太平无事年。 占得:指渔父捕鱼的本领高超。 汗漫天:形容江水浩渺无边。 了无:没有。 乡县:家乡、户籍。 挂民编:登记户籍名册。 卖鱼买酒:比喻渔民的生活。 醉日日:天天醉酒。 长:经常。 太平:安定和平。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咏渔父》。诗中通过写渔夫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黑暗和百姓疾苦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田园生活的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写景,末一句抒情。前三句写远望之所见:陂沼、郊原和烟连山际的景色,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雾气中,朦胧而宁静。这四句诗,把读者带到了一片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中去。“只有晚归樵牧歌”一句,点出了诗人的观感:虽然眼前景物如此恬静美好,但自己却无心欣赏。原来他正为时不早而归,因此只能听到晚归的樵夫牧人唱着山歌。从这一细节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作者内心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