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中
谢惠红桃二首 朱雀窗间窥红颜,诙谐儿子已心知。 仙种流落万颗甘,阿谁付与万颗寒? 注释 1. 朱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一,代表南方火元素,常用于象征热情、活力。 2. 窗间窥红颜:在朱雀窗间偷偷观察红桃的美丽。 3. 诙谐儿子:诗人的孩子或伴侣,能体会到他的幽默和智慧。 4. 仙种流落:形容红桃像神仙的种子一样珍贵而稀少,现在却四处散落。 5. 万颗甘寒:红桃的数量众多
这首诗名为《柽桐二首》,由宋朝的张明中所作。诗的内容是关于对两种植物的比喻和评论,即石榴与柽桐。 诗句释义: 1. 石榴安敢拟柽桐,借问司花也不中。这句话通过“安敢”表达了作者对石榴与柽桐之间比较的自信与轻蔑,认为石榴无法比拟柽桐的卓越之处。接着,“借问司花也不中”则是说,即便是掌管花事的神也难以评断哪一种花更为优秀。 2. 鹤顶丹砂猩血服,试评却有此来红。此句以鹤顶红
诗句如下: 檀心绛蕊压墙低, 南海山根巧自移。 浓艳未应输石醋, 吹香底用倩风姨。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檀树的心脏,红色的花瓣低垂,就像被压在墙上一样。南海的山根,巧妙的移动。艳丽的色彩并不输给石头醋,香气的吹拂需要风姨的帮助。 接下来是诗词注释: - 檀心绛蕊:指的是一种花卉,其心呈檀色,花瓣为红色。 - 压墙低:形容这种花的花瓣低垂,像是压在墙上一样。 - 南海山根
华岩僧舍耸翠 峻极攒空新泼蓝,山山头上立松杉。 高僧高处存高躅,不但云萝花作岩。 注释: 华岩寺的僧舍耸立在翠绿之中,峰顶云雾缭绕。山山头都长着松树和杉树。高僧居处高远,他不仅以云萝作伴,也把花当作岩石。 赏析: 此诗描绘了华岩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与僧侣生活。首联“峻极攒空新泼蓝,山山头上立松杉”通过视觉描述,展现了山峰之高、云海之阔、林间之密。颔联“高僧高处存高躅
注释:在风中抱着叶子吟唱,是后来者先到还是先到后到的?绿杨树的影子里,夕阳已经落下。为何不管我孤寂寞寞的?却把繁复的声音暗地里牵引。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鸣蝉,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情。首句写蝉的鸣叫声,次句写蝉所处的环境,最后两句写蝉鸣声给人的感受。整首诗以蝉的鸣叫为线索,通过描写蝉的环境、动作以及与人的对比关系,表达出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深深无奈和哀怨之情
【注释】 凌霜叶:指山茶花的叶片。绛雪:深红色。腻酥:指山茶花的花朵,因花瓣厚而软,故称。饥蜂瘦蝶:比喻蜜蜂、蝴蝶等小动物。漫交加:形容蜂蝶飞舞的样子。 【赏析】 《赋山茶示陈慧甫三首》,是元代诗人杨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此组诗以咏物为题,通过描写山茶花的“春风”与“夜雨”开红玉花的过程来赞美山茶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敢于向命运挑战的顽强精神。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注释】 翅剪霜绡:像剪刀裁剪过的薄纱,形容蝉翅膀的轻盈。 腹饕风露:肚子贪婪地吃着风吹露水。 一泓池水:一泓指一池子,比喻深潭。 彼此赓酬:相互应和、酬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抓住蝉的两种特点:一是体态轻巧,二是鸣声响亮。以蝉自比,说自己有如一只轻盈的蝉,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又写自己有如一只清高的蝉,傲岸不屈。全诗用典精到,构思新颖,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诗句原文: 老叶莍红为怯冬,却将醉脸对东风。 丹砂一夜匀千萼,造化如何不费工。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天,树叶已经失去了生机,但山茶花却依然绽放出娇艳的颜色,仿佛在害怕冬天的到来。它那微微泛红的花瓣,就像是在对着东风微笑。 山茶花在一夜之间就能均匀地覆盖了整棵植物的花朵,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无需任何人工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茶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景象。通过对比“老叶”与“山茶花”
诗名: 《题朱陵观三首》 诗句原文: 一雨丝丝弄小春,物情何许旧还新。 青枫忽换红装束,却笑松杉满面尘。 译文: 春天的小雨轻轻洒落,仿佛在玩弄着季节的小变化。万物的情感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新鲜,仿佛是旧与新的交替。 突然之间,那些青涩的枫叶换上了红色的衣裳,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场盛宴。然而,这喜悦的笑容背后,却是那古老的松树和杉树被岁月染上了尘埃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
柽桐二首 百花耐久说柽桐,选甚薰风秋雨中。 谁道花无红十日?此花日日醉潮红。 注释: - 百花耐久说柽桐:形容柽桐的生命力旺盛,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考验。 - 选甚薰风秋雨中:意思是选择在秋天的熏风和细雨中生长。 - 谁道花无红十日:谁说这花不能有十天的红色呢? - 此花日日醉潮红:这朵花每天都沉醉于潮红色的美景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柽桐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顽强与美丽并存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