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中
诗词名句“疏枝冷蕊乍开缄,名在花中唤斗南。”出自宋代诗人张明中的《和秀卿梅二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关键词的解释: 1. 词义解释: - 疏枝:稀疏的树枝。 - 冷蕊:未开放时的花蕊,通常指梅花或其它花朵尚未盛开。 - 乍开缄:突然打开,紧闭的意思。 - 名在花中:名字被花的美丽所吸引。 - 唤斗南:呼唤南方,意指梅花之美足以让人向往南方。 2. 诗句翻译: -
【注释】 邻笛:指隔壁的笛声。璧云:比喻天上的云朵。和云:指天边的云彩。两不移:指天边云彩和近处的云彩,互不移动。碧玻璃:喻指蓝天。生憎:非常讨厌。哽咽:形容声音凄厉、断续。彼:指隔壁的笛声。自:指自己。追欢:追求快乐。此句言邻家笛声悲怆动人而自己却凄然伤感。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小诗,描写的是作者对邻人吹笛的感触。诗人在《题李凝幽居》中曾提到“独坐悲双鬓,空园荒四年”
【注释】 朱陵观:位于今江西上高县,相传为汉成帝时道士王方平修炼处,故又称王屋观。 飋飋(qī):形容风声呼啸如吹打的声音。 碧油幢:指用青油涂饰的车盖和帷幔。 【赏析】 首句点明“题朱陵观”,说明这是作者在朱陵观题写的三首诗之一。颔、颈两句写朱陵观的破败景象,窗子斜倾,漏风的声响如同风吹过草叶一般。“坏壁”指残破的墙壁,这里用来形容朱陵观的破旧。“斜斜”是说斜斜地倾斜
注释: 瓶里的桃花被折下来,放入蒸熟的红色花簪中,放在几案上就能自生春意。 花瓣红润如珠唇,口似绛红,都盛开了,开始相信桃花能解人笑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瓶里桃花”的描述,赞美了桃花的美丽和生机盎然。 首句“瓶里桃花”描绘了桃花被采摘后的情景。这里的“瓶”可能指的是一个盛放桃花的容器,而“折得蒸红簪小瓶,掇来几案自生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
淡月黄昏静处芬,风来花气夺清樽。 玉妃舞罢霓裳寂,安得真香为返魂。 注释:在淡淡的月光下,黄昏时分,花朵的香气弥漫开来,仿佛能让人感到一种安宁与宁静。微风吹来,花朵的香气更加浓郁,仿佛能将人的心神完全吸引过去。当玉妃舞蹈结束,她的霓裳也显得格外寂静,仿佛所有的繁华都已散去。然而,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花香,让我能够重新拥有那失去的生机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安静、美丽的黄昏时刻
注释:不奇怪丰收年景多次出现,这里的百姓的劳动能力如何呢? 靠着山岭都开垦了田地,两年后是新地,三年后又是畲田。 赏析:诗的前两句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欣慰和喜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肯定和尊重。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农业生产的观察和思考。他观察到,农民们依靠山势地形,开垦出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使得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同时,他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注释: 钿金拖蜡道家妆,篱下秋风久久香。 前后开来二十日,只应分付两重阳。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赏菊花的诗。菊花在重阳节盛开,故称“闰重阳菊花”。首句写菊花之美,次句写菊花之盛。第三句写菊花开放的时间之长,第四句写菊花开放的数量之多。此诗以菊为题,赞颂菊花的高雅品质和美好形象。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
拒霜二首其二 九月清霜可拒哉,芙蓉刚欲拒霜开。 不知拒着清霜后,还有三冬傲雪材。 注释: - 九月:指秋季。 - 清霜:即初霜,初秋的霜。 - 拒哉:拒绝。 - 芙蓉:荷花,此处代指荷花。 - 刚欲:即将。 - 傲雪材:傲立在冰雪中的材料,形容坚韧不拔的品质。 译文: 九月的时候,初秋的霜已经来临,荷花正准备抵抗初霜的到来。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荷花抵抗着清霜之后
注释:雪月精神冰玉肌,指的是梅花如雪、如月般清雅高洁,它的肌肤晶莹剔透如同冰雪和玉石一般。未饶六六诧宫妃,意思是说梅花并不羡慕宫中妃子们娇艳的容颜,它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和魅力。玉龙春笋调三弄,指的是梅花如同春天的竹笋一样,生长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仿佛在弹奏着欢快的曲子,让人心旷神怡。更向妆台檐外飞,意味着梅花更加自信地绽放在妆台上方,与檐外的飞花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和秀卿梅二首 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注释:月中仙子指嫦娥,她驾着仙车前往月宫,并不是在株林看到夏天的南方景色。松树和竹子在霜后依然保持着翠绿的颜色,如同美丽的肌肤与岁月一起共度三秋。 赏析:此诗以“月中仙子”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嫦娥在月宫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而诗人则通过松竹在霜后依然翠绿的景象表达出对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赞美。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