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察
淮阴当日少年轻,官舍浑如寄旅亭。 十载凄凉甘组绿,三冬讽诵伴灯青。 才非徐孺惭悬榻,谄异陈咸岂触屏。 独幸亲逢陶谢手,每观一字并华星。 注释: 淮阴:地名,指代作者所在的地点。 少年轻:年少时轻狂。 官舍:官府的宅院。 浑如:完全像。 寄旅亭:临时搭建的住宿场所。 组绿:形容头发花白。 三冬:指冬季三个月。 讽诵:朗读诗文。 陈咸:汉朝人,以清正廉洁著称。 触屏:触动屏风。 陶谢:陶渊明、谢灵运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十年尘土坐才轻,五斗犹堪佐县亭。(十年如尘,但才华未被埋没;五斗米尚可助一县之政。) - 十年尘土:形容时间漫长,尘埃覆盖,比喻历经沧桑或长时间处于困境中。 - 坐才轻:意为因才华而受到轻视。 - 五斗米:古代计量单位,一斗约为十升,五斗为五百升,相当于一石米。 - 佐县亭:辅佐县中的官府或机构。 2. 鼎贵敢歆新绶紫,固穷唯有旧毡青。(富贵时敢于接受紫色官服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开一个地方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那个地方的美好回忆和对那里的深深思念。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汪汪万顷浸清波,千里旁渐惠泽多。 - “汪汪”形容水声或波浪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宽阔的河流或湖泊,水面广阔,波光粼粼。 - “万顷”表示面积广大,有广阔的田野、土地等的意思。 - “浸”是渗透的意思,“清波”则是指清澈的水流,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片地方的水波荡漾,景色宜人。 -
【赏析】: 此诗是林德祖与和韵的鲍守(鲍浩然)唱和的作品,其时诗人正处在仕途中。这首诗写于元和五年(810),诗人任国子监博士,时在长安。 首联“庄周蝴蝶梦魂轻,盘谷家山有旧亭。”两句用庄周梦蝶典故。庄子梦中化身为蝴蝶,逍遥自得,飘忽无定。醒来后却不知自己原来就是庄周,这是《齐物论》中的著名故事,用以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变幻莫测,人生多舛、命运不测。而诗人此时身处官场,心系朝廷,对仕途充满了忧虑
这首诗由十四首组成,每首都与鲍守的诗相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由于这是一首和韵诗,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鲍守的诗句并找到相对应的韵脚来进行押韵。然而,由于这首诗没有提供具体的上下文或参考诗歌,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韵脚。因此,我们将使用现代汉语进行逐句翻译。 以下是这首诗的标准汉语译文: 恩泽如千里之遥,却依然被轻视。 好建精思李柏亭,他有着杰出的智慧和才华。 日映冰壶融皎洁
注释: 1. 一麾聊复散馀波:指诗人被贬后,他的余波还在影响着一些人。一麾,指被贬后的官位。聊复,暂且罢了。 2. 才比淮阴益办多:指诗人的才智超过了历史上的韩信,治理国家的能力更加出色。 3. 千里宣威憺夏日:指他在外任上,能够震慑四方,让夏天的炎热都变得不再可怕。 4. 三年种德敛秋禾:指他在任职期间,种下了德行,收获了秋天的庄稼。 5. 如纶忽听颁新渥:像纶音突然传来,颁下新的恩泽。纶
解析与翻译: 1. 诗句释义: - “南宫三日仕非轻”,指的是在南宫(可能是指某位朝廷高官的居所)任职三天并不算轻,意味着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或被重视。 - “湖海归来一草亭”,描述的是诗人从江湖(指仕途之外的生活)归来,拥有一个简陋的小亭子,这象征着诗人归隐后简朴的生活环境。 - “誉袭芝兰方冉冉”,意指受到赞誉如同芝兰一般渐渐生长,比喻其声誉日隆。 - “节高松柏独青青”
【注释】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一首为作者在任滁州太守时所作,其内容主要表达了欧阳修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赏析】 此诗作于庆历三年(1043)八月,当时作者任大理评事、知滁州,与友人林德祖同游琅琊山,并有和诗之作。此诗是其中之一,共十四首。 首句“气盖千人”,以夸张之笔写出作者傲岸不群的个性。次句“一羽轻”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友情、友谊和人生的感慨。 注释: 1. 五月黄尘去传轻:五月的黄沙飘荡,轻轻飘走。 2. 褰裳几处宿邮亭:提起衣裳,在几个邮亭中停留过夜。 3. 向日输心赤:过去向朋友表达真心。 4. 莫叹微霜点鬓青:不要感叹岁月如微霜般染黑了你的鬓发。 5. 重霄求宝剑:在高空中寻找宝剑。 6. 欲令新木作枯屏:想要让新栽的树木成为枯萎的屏风。 7. 流传剩有风骚句
这首诗共三首,每句诗都由四字组成,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一句“藉藉声名自妙年”:藉藉,形容名声响亮。自妙年,指在年轻时就已经声名显赫。 第二句“优优惠化咏来宣”:优优,表示优越、优秀。化咏,指用诗歌赞美。宣,传播。 第三句“宁夸衣锦光前牒”:宁,宁愿。夸,夸耀。衣锦,穿锦绣的衣服。前牒,古代的户籍册籍(一种记录人姓名和家世的文件)。 第四句“便拟挥金继昔贤”:便,就。挥金,挥洒金钱。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