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益
梦寐常常思念山水国,登上凤凰台来到池边。 注释:常思:经常思念;登临:指登上某地,到达某处;今到:如今来到了;凤凰池:凤凰台下的池子。 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人游览凤凰台的诗。诗人通过“梦寐”和“登临”来表达对山水的向往。他梦想着在山水中生活,而今天终于实现了。当他到达凤凰台时,他感到非常兴奋,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是在台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渴望
注释:少年时期,我曾与元公探讨佛教经典,多次谈论南福建的佛寺。 译文:少年时期,我曾经与元公讨论佛教经书,并多次谈及南方福建的佛寺。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年轻时对佛教的热爱和追求。元公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学者或僧侣,他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佛教经典,使得作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佛教教义。同时,通过与元公的交流,作者也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对佛学的兴趣和热情
注释: 1. 秋日同文馆:秋天时和同文馆的同学们一起度过。 2. 文编亦共携:文编,即文选,也一同携带着。 3. 升沉都莫问:升迁与沉沦都不去考虑它。 4. 荣辱已能齐:荣耀与羞辱都已经可以平等对待了。 5. 酒美何妨醉:即使酒再美味,也不妨喝醉一壶。 6. 诗成强自题:即使诗歌完成了,也要强行自己题写上。 7. 从容约归日:悠然自得地约定归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
秋日同文馆,文编亦共携。 升沉都莫问,荣辱已能齐。 酒美何妨醉,诗成强自题。 从容约归日,访子省闱西。
宋代诗人温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其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益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作为进士进入仕途后的经历。他在政坛上曾担任过大宗正丞、湖南转运判官等职务。特别是在哲宗绍圣中,温益由诸王府记室出知福州,之后被徙至潭州。这一期间,温益的诗歌创作得以展现,留下了一些著名的作品。《答玉林示》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通过这首诗可见温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