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备
【注释】: 1. 夏驾湖:即夏启湖,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2. 鉴影开:指水面波光映照出楼台的影子。 3. 绿荷红芰(jì):荷花和菱角都是绿色,此处泛指荷叶与菱角。 4. 可怜风物还依旧:意思是说可惜这美丽的景色依然存在。 5. 吴王六马来:吴王,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传说他曾从越国得到宝马,六匹。此处借指当年的景象。 【赏析】: 此诗以“夏驾湖”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日湖景图
龙兴寺 高高的寺庙,长长地挂着幡布,敞亮洁净的地方安放着僧人的住处。僧人穿着方袍头戴圆笠,照着通衢大道行走。 龙兴寺旧时的名字被新的匾额所取代,却再也找不到金轮皇帝的题字
注释 松陵水国:松江一带,古称“松陵”。 松陵水国面松江:指松江一带的湖光山色。 学弄渔竿:像钓鱼的样子。 对酒缸:对着酒杯。 惊起鸳鸯:鸳鸯被惊醒后飞起。 是旗鼓:像是打旗鼓一样。 背帆飞去一双双:船帆高张,顺风而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第一句“松陵水国面松江”,点明了地点在松江一带。第二句“学弄渔竿对酒缸”,形象地描绘了渔民们捕鱼归来,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美景的情景。第三
二狱山 雷霆号令雪霜威,二狱东西锁翠微。 仿佛酆都丛棘地,岩扉应是古圜扉。 注释: 雷霆号令雪霜威:指雷霆之威令人畏惧,如同冰雪严寒一般。 二狱:此处指两个监狱,即东狱和西狱。 东西锁翠微:形容这两个监狱分别位于东西两侧,周围被绿树环绕。 仿佛:似乎。 酆都:古代传说中的地名,此处指地狱。 丛棘地:荆棘密布的地区,形容荒凉偏僻之地。 岩扉:山岩上的门扉,形容古老而庄重的门户。 应:大概,推测。
【注释】 1. 常熟:古代的县名,今属于江苏省。 2. 江垠(yīn):指长江的边岸,江水逼近岸边的样子。 3. 海壖(ruán):靠近海边的地方。 4. 落帆(fān):船上放下船帆。 5. 两来船:两艘船,形容来往船只很多。 6. 县庭(xiàn tíng):官府或官署所在地。 7. 乡闾(xiāng lǘ):泛指乡村。 8. 岁岁加收:每年增加收入。常熟田:即常熟县的田地。 【译文】
【注】崇报禅寺:指建于唐朝的崇教寺,位于今南京市鸡鸣山麓。百和焚:指香烟缭绕、香气四溢。钟磬梵天闻:钟声磬声回响在梵天之中。上方结草如高枕:比喻崇教寺的高耸入云端。栖霞可卧云:形容崇教寺建筑宏伟,气势磅礴。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游赏江南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座名刹——崇教寺,其壮丽的建筑,幽静的氛围,令人流连忘返。 首句“岩因崇报禅寺”,直接点出了题目,交代了写作背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赏析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和艺术效果。此题可从以下方面作答:第一,分析“竹木池台尚俨然”,这两句诗描写了江令的家宅。诗人先写竹木池台的完好,再写归时白发满头,可见他年事已高;第二,“青溪隐隐朱门处”一句,是说在青翠的溪水中隐隐约约地映出朱红色的门户。第三,“曾属中书一品官”一句,说明这个曾经属于皇帝的住宅
注释: 清暑殿:指清凉的宫殿,用以避暑。 窣地帘光挂水精,玉钩斜处月初生:形容宫殿中的垂帘,如同悬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精珠,而月亮则在玉制的窗帘下斜挂在天空,刚刚升起。 龙皮席上鹅毛扇,何必风来暑自清:这里用龙皮制成的席子和鹅毛制成的扇子,已经足够让炎热的夏天感到凉爽,无需借助风力就能使暑气消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清凉的宫殿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舒适与奢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青溪小姑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曩不乘龙即跨鱼」:过去我不乘龙舟也不乘鱼,这里指的是诗人以前的生活或经历。 2. 「岸傍人复乞灵无」:岸边的人又祈求神灵没有成功。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诗人曾经尝试过某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但失败了。 3. 「柳如眉黛花如面」:柳树的枝条像眉毛,花朵像脸庞。这里的"柳如眉黛花如面"是一种比喻,用来描绘青溪小姑的美丽。 4.
【注释】 1. 蒋帝庙:供奉蒋子文的地方。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南。 2. 岩扉:岩石做成的门,这里代指蒋子文的庙宇。 3. 灵风:神风。 4. 戟衣:戟(一种兵器)披挂在身上,表示威武。 5. 阴功:暗中所做的好事。 6. 玉册:皇帝所赐给功臣的文书、印信等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通过写蒋帝庙的建筑风貌和历史功绩,赞美了蒋帝庙的威严与神圣。诗中用“深逼”来形容山门的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