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邵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夜馆中与友人饮酒赏月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抒发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理解。 世情共惜隔年期,岂堪四野阴云垂。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世人都在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然而,四周的阴云却笼罩着大地,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几处红楼歌吹起,窥檐初讶寒光迟。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几个红楼里,歌声嘹亮地传来,令人感到温暖。然而,从窗边望去,却看到寒光闪烁
昭君出塞行 晓钟传箭金门开,翠裘玉几高崔嵬。 蕃官膜拜领天语,玉颜忍泪青娥摧。 尘昏金翠风鬟乱,琵琶难写重重怨。 回望秦关烟雾深,心魂暗逐么弦断。 大阉当国国势卑,坐致匈奴辄轻汉。 请婚荐女不自惭,画师微罪翻深按。 虽然责赂变真质,却为宫中去尤物。 正似渠成秦利厚,反间之辜宜特宥。 汉皇傥有帝王资,尽戮奸谀赏延寿。 注释: - 晓钟传箭金门开:早晨的钟声响起,传递着箭矢的消息,金门开启迎接使者
题雾豹斋 幽人乐安闲,杂世不复顾。 可怜有为身,轻被山林锢。 岂知旷达士,用舍随所寓。 聊从隐约中,养就扶世具。 如彼南山豹,深藏十日雾。 一朝文采成,蔚然骇狐兔。 伟哉王夫子,术业久饶裕。 今犹事韬晦,盖亦以此故。 独于议论间,时肯一斑露。 使得效所长,英躔可平步。 方今正急贤,延纳非一路。 愿早随鹤书,勿久山间住。 注释: - 幽人:指隐逸之士。 - 乐:喜好。 - 杂世:世俗世界。 -
湘山的影子映照在湖中,中间有座小阁临着珍珠宫。 霞衣兰佩香气混杂着香风,莲旗闪闪拖带着晴朗的红。 朱弦琴声哀怨指法松,绿烟洗尽了重重的山。 湘云远去与苍梧相通,腾空宛转如游走的龙。 云中帝子谒见重瞳,宝车倏忽穿越遥空。 注释: 1. 湘山影落重湖中:湘山的影子投射在湖中。 2. 中有菌阁临珠宫:里面有一座小阁楼,靠近珍珠宫。 3. 霞衣兰佩杂香风:穿着霞衣,佩戴着兰花佩饰,散发着香味。 4.
塞下曲二首 其二 注释:①燕支山头秋叶脱,白龙堆下沙如雪。 ②胶筋漆力胡马肥,骠骑提兵辞玉阙。 ③万甲光寒若流水,杀气高随鼓声起。 ④雕弓一发落欃枪,连天氛祲清如洗。 ⑤金节牙旗入汉关,捷书晓奏天开颜。 ⑥玉麟喷香满瑶殿,黄麾仗里排千官。 ⑦小臣拜舞彤庭下,一寸丹心愿摅写。 ⑧安边上策古岂无,戒在穷兵事戎马。 ⑨但敷文德怀百蛮,边尘不动弓刀闲。 ⑩汉人耕种胡人猎,陛下圣寿齐南山。 赏析:
【注释】 1.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指诗人在朱新仲(名不详)的住所作诗。 2. 其八:这首诗的第八首。 3. 儒冠:儒帽,古代读书人戴的帽子。此处借指做官。 4. 兜鍪(móu):古代战士戴的头盔。 5. 杀气凛先秋:杀气凛冽如同秋天一般。 6. 偏师:一方的部队,这里指朱新仲的军队。 7. 捷书:捷报。 8. 行闻甲兵休:路上听到战事已经结束,可以休息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注释】 神飙:神风,指天上的旋风。转阙角:《汉书·礼乐志》:“凤皇来仪,龙鸾至庭。”颜师古注:“凤皇、鸾皆神兽名,言其到庭也。”转宫阙之角,谓旋风绕着宫殿之角落旋转。 龙旗:古代帝王所建之旗帜,这里指天子的旌旗。振:摇动。 是时:此时。天宇:天空。净:清明。 青漫漫:青色茫茫的样子。极望:远望。 更长:夜将尽之时。海月:大海中的月亮。上:升起。 出:露出。修竹竿:高高的竹竿。 遥知:远远知道
注释: 1. 北落光摇霜海空,边烽飞入甘泉宫。 - 塞下曲二首其一:指代《塞下曲》中的第二首诗。 2. 天家下诏发精锐,健马腾骧冲朔风。 - 天家:天子之家,这里指汉武帝。 3. 羽书四出如飞电,路指萧关旗影转。 - 羽书:古代用羽毛写的书信,用来传递紧急军情。 4. 壮士争酬未报恩,青楼泪脸空垂线。 - 壮士:英勇的战士。 5. 匣中剑作饥龙鸣,流星正坠单于营。 - 匣中剑:剑在盒子里
【赏析】 本诗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将军阅兵的情景。首联“高台晓色明双旌,来看将军亲阅兵”描绘出将军在晨光中,亲自检阅部队的壮观场面。颔联“甲光荧荧照秋水,阵行屡变随纵横”则具体描绘了部队严整的军容和变幻莫测的战术。颈联“将军勇锐无坚敌,驰心已向伊吾北”赞美了将军英勇无畏、勇猛果敢的气概。尾联“好同诸将拥雕戈,净扫边尘早开国”表达了将军想要收复失地,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决心。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 老火铄稚金:比喻年老力衰。老火,衰老的火焰。铄,烧。稚金,犹言“童金”,指年少时。 已满庚伏节:已经度过了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庚,指干支纪年的第十一个天干。这里指农历十月,因古代以干支记岁,十月是庚的月份。伏节,即“过节”,指过了年关,到了腊月。 江湖气候偏:指江南的冬季气候寒冷偏冷。 残暑尚屯结:指残留的暑气仍很浓重。 颇欲学僧轩:想要学习僧寺里的轩廊,也就是想学僧徒们那种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