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邵
莫奏悲笳向日昏,花飞不是减芳春。 多情更作回风舞,体弱悬知不陷茵。 注释:不要吹奏悲壮的笳声面对太阳渐渐昏暗的时分,花儿即使凋落也依然保持着它的芬芳和春天。这多情的人更擅长在微风中起舞,但因为我身体虚弱,恐怕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舒适。 赏析:刘才邵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顿之中,但仍要保持高洁的品格的决心。他通过梅花的坚韧、美丽、以及自身的体弱和无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注释:梅花映日,冰肌玉骨,耐热耐寒,本就是神仙。她不畏惧阳光的照射,也不为冬日里的寒光所动。应该笑傲海棠花,它没有梅花的道骨风韵,在娇红嫩绿的春天里,它的花朵也显得有些怯懦。 赏析:此诗以“梅”为题,赞颂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质,同时也暗喻诗人自己的坚贞不屈、高洁自傲的品质,以及他对时弊的不满和对光明的向往。全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与艺术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是中档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的特点分析其表达效果。 “露白飞香岂入时”,意思是:梅花在清晨的露水中散发出阵阵幽雅的香气,这清香难道会随世俗而不合时节?“露白”指的是早春的清晨,天未亮,太阳尚未升起的时候。此时梅花盛开,洁白晶莹的花瓣上挂着一层薄薄的水珠,显得格外娇艳、纯洁。“飞香”是指梅花散发出阵阵沁人的香气
注释:正与卢生清兴同,冲寒还肯访幽丛。这句诗的意思是,梅花与我志同道合,即使冒着严寒也愿意前来观赏。 窗前忽见偏奇艳,恰在茸茸淡月中。这句诗的意思是,突然看到了一株特别的梅树,正好在淡淡的月光下。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梅花的赞美。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傲霜斗雪、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莫恨随风片片飞,微酸暗结已无疑。 世人欲识和羹效,看取高宗梦觉时。 诗意解读与翻译 第一句: - 关键词:“莫恨”和“随风”。 - 注释:诗人通过“莫恨”表达了对风中梅花的无奈,而“随风”描绘了梅花飘散的自然景象。 - 译文:不要怨恨梅花随风飘散,它微小的苦楚已经暗示了结果。 第二句: - 关键词:“微酸”和“暗结”。 - 注释:这里的“微酸”不仅描述了梅花的味道
【注释】 应嫌:应该。 素质:指梅花的白花蕊。 天真:指梅花不施脂粉而自然洁白。 拂:吹,掸。 轻黄:淡黄色的梅片。 多情先自不禁春:意思是,我本来就禁不住春天的诱惑了。 【赏析】 “次韵梅花十绝句”是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的抒发。此诗为五首之一(《全宋词》卷六八三作七绝),写的是梅花。 首句中的“质”,字原意是“质地”、“本质”,在这里指梅花的花瓣。“素”则指梅花白色的花蕊。“天真”一词用得极好
【注释】: 水仙:一种花,又称凌波仙子。 怯难为弟:指水仙花怕冷,难以盛开。 山矾(xiān):植物名,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朵白色或淡红色。 涪翁:指宋代诗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和靖:指南朝宋诗人王献之,字子敬。 东南:这里指四川一带。 【赏析】: 此诗首联写水仙花,次联写山矾,尾联写自己对王杨二公的景仰。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水仙似怯难为弟”,这是说水仙花像一位羞涩的女子
【赏析】 此为咏梅之作。首句写梅花的香气,次句写梅花的影子在月光下徘徊。第三句说,有谁能够欣赏出这幽雅的梅花呢?第四句说,恰好有一位幽居深山的隐士踏着雪花来欣赏这幽雅的梅花。“风泛寒香方浩荡”是说,只有当寒风飘动时,梅花的香气才能扩散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月移清影更徘徊”是说,只有在明月照耀下,梅花的影子才能移动和徘徊。这两句是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欣赏梅花的幽韵。“不妨绝妙谁同赏
次韵王民瞻 野外萧条供给稀,愧烦车马顾柴扉。 正怜习懒成痴钝,欲使乘时试奋飞。 高义杉松度冰雪,好诗星斗转璿玑。 如公亦岂宜深隐,早晚光芒动少微。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野外萧条供给稀” 注释:野外荒凉,生活物资匮乏。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个荒郊野外的萧条景象,暗示了自己生活环境的艰苦,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无奈和接受。 第二句:“愧烦车马顾柴扉” 注释:因环境艰苦,而感到羞愧于打扰
【注释】 1. 远树:远处的树木。归鸦:归巢的乌鸦。欲噪昏:想叫唤却因天已黄昏而无法啼唤。 2. 撩乱:纷乱、搅动的样子。暗江村:昏暗笼罩的江村。 3. 冰肤:冰清玉洁的皮肤,这里比喻梅花洁白的花瓣。无着:没有依附。凝寒处:经受严寒的地方。 4. 耐冷不缘餐日魂:能忍受严寒,不是因为依赖阳光(阳光是温暖,不是严寒)。“餐”通“餐”,享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