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泌
宋歙州歙县人,字宗源。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端拱初为殿中丞,献所著文及《古今类要》。 以直史馆改左正言。 淳化间屡上书言时政得失,太宗称其任直敢言。 真宗初,上疏论契丹事,主张屈己以求安宁。 历知同州、福州、荆南、襄州,迁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 以疾卒。 生卒年
宋代谢泌《谢客岩》释义
【注释】 谢客岩:指谢灵运的名胜山岳。 旧刻岩前文字在:旧时刻石上的文字还在,即“旧”字。 登临尽日动悲辛:登上高处,终日感伤悲凉。 子孙千载知多少:后代子孙有多久? 只我今来嗣后尘:只有我一个人来到这山中,继承前人的功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吊古怀人之作,诗人通过吊古,表达出自己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 首句“旧刻岩前文字在”,写诗人登临谢公岭时看到旧刻石上的文字依然在,不禁引起遐思
宋代谢泌《长乐集总序》释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注释作答。 “潮田种稻重收谷”,意思是稻田里种稻子,一季的收成可以有好几百斤粮食;“山路逢人半是僧”,意思是山路上遇见的人,大半是出家人;“城里三山千簇寺”,意思是城郊有三千座佛寺,在这三山中;“夜间七塔万枝灯”,意思是夜晚,七塔寺里燃起了无数的灯光。此诗描写的是江南一带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答案】
谢客岩
旧刻岩前文字在,登临尽日动悲辛。 子孙千载知多少,只我今来嗣后尘。
长乐集总序
潮田种稻重收谷,山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宗源,原名谢泌,宋代诗人
宋歙州歙县人,字宗源。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端拱初为殿中丞,献所著文及《古今类要》。 以直史馆改左正言。 淳化间屡上书言时政得失,太宗称其任直敢言。 真宗初,上疏论契丹事,主张屈己以求安宁。 历知同州、福州、荆南、襄州,迁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 以疾卒。 生卒年
谢泌
宋歙州歙县人,字宗源。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端拱初为殿中丞,献所著文及《古今类要》。 以直史馆改左正言。 淳化间屡上书言时政得失,太宗称其任直敢言。 真宗初,上疏论契丹事,主张屈己以求安宁。 历知同州、福州、荆南、襄州,迁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 以疾卒。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