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籀
【注释】 鼓士:击鼓者。扬桴:扬起木桨(鼓船)。五更:指子夜时分,古人以一夜分五更计时。爨(cuàn)清:灯火明亮。檠(qíng)冷:灯烛已冷。摩厉三秋:形容时间很久,磨砺三年。衒(xuàn)行:显示才能。 【译文】 击鼓的人摇着船桨,在凌晨五更时发出声响,灯火通明照亮了寒冷的夜晚。家乡的士人都是君子,经过磨砺三年,现在来显示自己的才能。 【赏析】 此诗是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后所作
秋分一首: 础湿岚昏近海多,剑霜清刮手亲磨。 轮囷马栈非难整,索漠牛衣且勿呵。 好住延陵皋泽去,强同溱洧济人过。 坐令幽谷迁乔木,盛论中原喻尉佗。 注释: 1. 基础潮湿,雾气弥漫,接近大海的地方有很多。 2. 剑的寒气清凉如霜,可以用手去摸。 3. 马栈不整齐,但不难整理。 4. 牛衣在沙漠中行走,不用吹风。 5. 最好居住在延陵和皋泽,那里有丰富的水源。 6. 我的力量很强
【注释】 善:通“娴”,娴熟。 獐猎:狩猎,打猎。包羞爵秩加:比喻善于写文章的人,文词华美,地位高贵。舆人:指驾车的车夫,这里代指驾车的人。只呀呀:形容车夫的嗓音低沉沙哑。踏摇妍状: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的样子。当垆手:指卖酒时持壶的手。银钩:喻文笔犀利,如银钩一般。 【赏析】 诗中赞美了一位善写文章的人,这位作者擅长用华美的词藻,地位高贵,像打猎时用弓箭射杀野兽一样,能巧妙地捕捉住生活中的细节
注释:张孺人,即张九龄的妻子。萧同叔子,指张九龄的堂弟萧华。萧华在任绵上县令时,因得罪了权贵而被罢官,所以张九龄写诗讽刺他。咸羡此堂称圣善,指张孺人对萧华治理地方有功而受到朝廷的称赞。累从治剧劝平反,指萧华历任地方官,处理事务从不懈怠,经常劝导百姓改过自新,因此多次被朝廷表彰。晨昏不怠谆谆诲,指张孺人在早晚时分都不忘记教导萧华。僮使皆沾泄泄欢,指萧华的仆人都因为得到张孺人的教诲而高兴
范箕叟啜茗一首 无穷赏物胡名达,希世纤柔不计金。 爱雪并花也延命,掷丝与竹却知音。 情闲未绝毫釐念,文艳何妨铁石心。 雅倩樊蛮诵长恨,饮茶亦可拟芳斟。 译文: 无尽的美景让人陶醉,就像胡地的人们欣赏风景一般。 追求时尚的人会忽视这些美丽的景色,他们只看重那些金银珠宝。 喜爱白雪和鲜花的人可以延长生命,而喜欢丝线和竹子的人却能成为知己。 虽然心情悠闲但并不完全放下,即使文辞华丽也不能像钢铁般坚硬
避地咏史一首 量力难贪督亢图,冯亭致地祸来欤。 摸金公子驱长戟,割地先生醉堕车。 乘传有人延剧孟,运筹何术困由余。 鬼方政赖高宗克,雅信周公无逸书。 注释: 1. 量力难贪督亢图:衡量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贪图督亢之图。督亢之图,指代战国时期赵国的地图。 2. 冯亭致地祸来欤:冯亭因为向秦国献地而引来了灾祸。冯亭,战国时期赵国人,曾向秦国献地求和,结果被秦军击败而死。 3. 摸金公子驱长戟
《栀子花》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一首七绝。全诗如下: 镂裁雪羽元同质,合辑龙沈更一家。 气袭禅僧鼻端白,葩敷溪女鬓唇斜。 牵缠芗色诚虚幻,结习因缘可叹嗟。 芍药调和传汉殿,酴醾脂泽有浑耶。 译文: 雕刻着雪花般羽毛般的花瓣,原本都是同一质地;融合了龙的形象和沈的韵味,它们属于不同的家族。 香气袭人如禅僧的鼻子,洁白如同溪水旁的女子。 缠绕的香味确实像是虚无飘渺,而纠结的习性令人叹息不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它描绘了杜甫一生坎坷的生涯和他对朋友的忠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夜饮一首 微生无限死之徒,瓦解丝棼不易图。 一篑区区裨大坏,力行踽踽竞长途。 韬钤筹策皆摧折,文籍条纲总阔疏。 谁料孟嘉为谢傅,笑观蒋干待周瑜。 注解与赏析: - 微生无限死之徒:指杜甫虽然出身微贱,但他追求正义和真理,不怕面对死亡。 - 瓦解丝棼不易图: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解决。 -
【注释】 鹊巢流庆嗣如参:鹊巢,比喻家庭和睦;流庆,流传福气。嗣如参,即“嗣参”的倒文,是说张孺人的家庭如同参天大树一样茂盛。 鹤发人间仰达尊:鹤发,指年高;仰,尊敬;达尊,达到尊贵的位置。 经眼尽知三世事:经眼,经过眼睛;三事,泛指世上的事。 含饴已看几重孙:含饴,口中含着饴糖;重孙,孙子的儿子。 承颜捧诏疏封邑:承颜,接受恩宠;诏,皇帝的诏书;疏封邑,请求朝廷赐给土地。 扇枕温床不倚门:扇枕
【注释】 克家:指能继承家业的人。宗从誉:以家族和门第自许。涧屋竹林庄:指王羲之的别墅,在晋陵(今江苏无锡),有竹林,环境幽雅。情话:情意。前听:指从前的谈话。门庭:指家门,也泛指家事,这里指家务。短生:年幼。风烛:比喻人老将死。陇丘:指坟墓,陇上丘陵。红粉:代指女子。祠堂壁:指女子的坟墓。亦应镌短章:也应当刻写短诗,表示哀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他的堂兄弟陈䋖男写的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