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觉阿上人
【注释】:1.偈:佛教语,佛经中的偶颂;五首:五首偈。2.航海:泛指到处游历。3.要离: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夫,以智勇著名。4.蹄筌:比喻束缚思想的枷锁或工具。5.参遍:参访、拜访完。6.水在澄潭月在天:意为清澄明净的水面倒映着天空的月亮。 【赏析】:此诗是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四处游历、开阔眼界的人生经历和追求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 首句“航海来探教外传”,描绘了作者四处游历的场景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原诗: 求真灭妄元非妙,即妄明真都是错。 堪笑灵山老古锥,当阳抛下破木杓。 译文: 追求真理消除虚幻并非妙处,即使认识到虚幻也是错误的。 可笑的是那灵山的老古锥,竟然在当阳被扔下了那破碎的木杓。 注释: 1. 求真灭妄元非妙:这句话的意思是寻求真理,消除虚幻,但并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这里的“元”是指“根本”
偈五首 其五 竖拳头下喝小卖弄,说是非却入泥水。 截断千差休指点,一句归来笛啰啰哩。 注释: 竖拳头下喝小卖弄:形容人在做小动作或小动作时摆出了一副威风的样子,好像在炫耀自己的力量。说是非却入泥水:意思是虽然你说得对,但我还是要像进入泥泞一样,接受你的批评和指责。截断千差:比喻将各种情况都考虑在内,不留任何余地。指注:用手指头指向某人,表示指责对方。啰啰哩:形容说话声音大而杂乱
注释:妙处如何说向人,倒地便起自分明。 蓦然踏著故田地,倒裹幞头孤路行。 妙处在何处,无需向他人说明;一旦摔倒,自己就能站起来,明白了自己的本心。 突然跌倒在旧路上,却裹着幞头独自踽踽独行,心中满是孤独。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首句“妙处如何说向人”,表明了其对佛理的参悟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不需要再向他人讲解和传授。第二句“倒地便起自分明”
【注解】: 葛藤:佛教语,指一切烦恼。知见:见解。 圆光:即佛光,指佛的智慧之光普照一切。 太虚:佛教语,指宇宙空间。 千机万机:佛经中说,众生心有千万种迷惑,如千般、万般机巧。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高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一句“扫尽葛藤与知见”,是说扫除一切杂念和世俗的见解,这是修行者的一种境界,也是达到佛性的表现。 第二句“信手拈来全体现”,是说这种境界不需要刻意去追求
释觉阿上人,俗姓滕,日本国人。 年十四得度受具,习大小乘有声。 年二十九,属商者自华回,言禅宗之盛,遂奋然拉法弟金庆渡海,拜灵隐佛海禅师。 次年秋,辞游金陵,抵长芦江岸,闻鼓声忽大悟,返灵隐,作五偈述所见,辞佛海东归,住睿山寺。 为南岳下十六世,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