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诗句 【其三十九】小瓶春色一枝斜,天下无双独此花。 冰玉精神霜雪操,寂寥相对是仙家。 【其四十】 一径萧萧松影低,寻花觅路忽成迷。 诗材虽乏三千首,闻见随时入品题。 【其四十一】 风静寒塘花正开,直须冰雪作梯媒。 时平不怕山荒寂,霜晓无人我独来。 【其四十二】 定回犹觉幻身轻,更着梅花巧尽情。 月上栏干照孤影,一枝斜映小窗明。 【其四十三】 瘦倚疏篁半出墙,天教春信到寒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共五十二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释义和赏析: ```plaintext 好风领略知人意,时去时来管送香。 ``` 【注释】:好风吹拂,似乎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心意,时去时来地带来梅花的香气。 ```plaintext 湖边春色十分深,恨满枝枝被雨淋。 ``` 【注释】:湖边的春意十分浓重,但梅花却因为连绵不断的雨而感到遗憾(恨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梅》。全诗如下: 邮筒不住如飞翼,送与襄阳孟浩然。 【其十七】 露冷霜干玉骨寒,异香盈鼻酷如兰。 清癯偶入骚人眼,往往开窗尽日看。 【其十八】 篱落寒梅三两枝,水沉为骨玉为肌。 悬知此去长闲暇,看尽东风烂熳时。 【其十九】 镂冰叠雪斗轻盈,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彭园富春色,数枝春色岂无情。 【其二十】 夜起荆扉趁暗香,林间梅下卜斋房。 寒窗安著清相向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中以梅花为题,展现了梅花的纯洁与坚韧。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首句解析:“一树寒梅白玉条”,描述的是一株挺拔、洁白如玉的梅花树,给人以清雅脱俗之感。 2. 次句赏析:“傍岩隈石韵萧萧”,描绘了梅花生长在岩石旁,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景象。这里的“萧萧”形容风声,也暗喻诗人内心的孤高和不羁。 3. 第三句注释:“诗孱无柰陈桥月”
诗句及译文:-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之【其一】: 诗句: 暖律还吹岭上梅,数枝先发日徘徊。 译文: 暖和的气候还吹拂着岭上的梅花,几枝率先开放在阳光下徘徊。 注释: 暖律 - 温暖的气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之【其二】: 诗句: 白玉花头碧玉枝,茅檐竹坞两幽奇。 译文: 洁白如玉的花瓣,碧绿如玉的树枝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其九】 洞水悲鸣无歇时,人稀景静雪消迟。 注释:洞中的水声在寂静的夜晚中不停地哀鸣,直到雪开始融化。 赏析:诗人以“洞”为意象,借由水的悲鸣描绘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在寒冷中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其十] 古寺高楼暮倚栏,小梅零落雪欺残。 注释:在古老的寺庙旁,黄昏时我靠在楼台上眺望,小梅已经零落了,被积雪覆盖。 赏析:通过对古寺
诗句: ``` 借问梅花何处落,翠苔苍藓石磷磷。 ``` 译文: ``` 请问那梅花从何落下,它生长在翠绿的苔藓和苍老的石头之间。 ```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疑问句开头,询问梅花的生长地。 - "借问"意味着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探索或寻求答案。 - “梅花何处落”直接点明了题目中的“梅”。 - “翠苔苍藓”指的是苔藓植物覆盖的绿色植被,为这幅画增添了生机。 -
沙边鸥鹭日相亲,老去光阴非我春。 百巧从来知是妄,独援诗笔得天真。
莫因居此与名疏,未可唐捐肘后书。 昼短夜长须强学,青春不再汝知乎。
小园和雨扫莓苔,个个圆如济世财。 丘壑同盟从已定,莫谈休咎动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