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生
偈颂二十二首其十二衲僧门下,三月一结。把断要津,圣凡路绝。 一夜檐头雨滴声,刚把真机俱漏泄,切忌守著系驴橛。 注释:这首偈颂是禅宗公案中“把断要津”的典故。意思是说,在修行过程中,当心性完全显现时,如同夜晚屋檐上滴答作响的声音,所有的真实智慧都泄露出来了,这时候千万不要守住那根拴驴的橛子(比喻执念),否则会阻碍修行。 赏析:这是一首禅宗公案的偈语,通过对“把断要津”的解读,揭示了修行过程中的真谛
【注释】 这首诗用十二生肖来比喻世间众生,借雨雪落纷纷、檐头水滴等景象描写,说明世间众生受种种苦难。草里跳不出、水里乌龟钻铁壁,都是说众生受着极大的苦难而无法解脱。良哉观世音,指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神通广大。 译文: 雨雪纷纷落下,屋檐上的雨水滴滴答答地流下来。 多么好啊!伟大的观世音菩萨,在草木丛中跳跃,也跳不出这个尘世。 跳不出这个尘世是大屈,就像水里的乌龟,被铁打的墙壁挡住了,动弹不得
【注释】偈颂:佛教用语,即佛门颂赞。 腊月初(农历十二月):农历十月为小腊月,正月为大腊月。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二月节令,万物复苏之始。 白日走波波:太阳在天空中行走,犹如波纹荡漾。 肚里黑似漆:肚子像涂了漆一样,形容非常黑暗。 擂鼓上堂来:敲锣打鼓地来到堂前。 一字说不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赏析】 这首偈颂是一首咏雪诗。 首句“始见腊月初”。腊月,指农历的十二月,即冬季的第一个月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龟峰一诀,千圣罔测。 硬似泥团,烂如生铁。 是何之诀,有口无舌。 关键词注释: 龟峰:指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 千圣:众多圣人。 罔测:无法测量。 硬似泥团:像泥团一样坚硬。 烂如生铁:像生铁一样坚硬。 有口无舌:形容言语难以表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龟峰的景象。诗人用“龟峰一诀,千圣罔测”来描述龟峰的高峻和神秘,让人无法测量。接着
注释: 南边有黑云,今天将会下雨。 适合种植麻类和豆类作物,适合种植禾谷和黍稷作物。 虽然今年粮食丰收,但每一粒稻米都充满了辛勤的劳动。 为了告诉那些研究玄学的人,要知道谷物的降落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田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首句“南边是黑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为下文的庄稼生长做了铺垫。第二句“宜麻宜豆,宜禾宜黍”,点明了种植这些农作物的条件
【注释】 偈颂:佛教中一种文体,即佛经中的韵文,多以四言、杂言或五言、七言等为主,形式与一般诗相似。 阿剌剌(ā lɑ rɑ):汉语拼音译为“ā lrǎ ɑ”,意为“大”。此词是梵语,指佛法广大无边;此处借代指佛法的广大无边。 快雨,即及时之雨。天渐热,天气开始转暖。 了即万法本来空。了,悟。万法,指一切之法,即一切事物。空,佛教用语。本指虚空,这里指一切事物的本来状态。万法本来空
【解析】 1. “偈”是诗的一种形式,即韵文。“偈颂”就是用韵文写的赞颂词。“其十一”指这首诗。2. “则”“觑”都是动词,意为“就……而言”。3. “达磨”“临济”都是禅宗六祖的法号。4. “老臊胡”“白拈贼”都是骂人的话,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不懂佛教教义的人。 【答案】 译文:听别人讲经说法会听成聋子;看到别人打坐参禅会认为他是瞎眼的。 释义:靠住达摩,就像盲人一样;打着临济,就像瞎了眼。5.
【注释】: 披毛带角:比喻人有佛性。入廛:进入市井之中,比喻世俗生活。驴胎:佛家语,借指凡人的肉身。堕马胎:佛家语,借指凡人的凡胎。佛手:佛的手,比喻佛性。明明:明显的样子。遮不得:不能掩盖。从教:任凭。起风雷:比喻大变,即“顿悟”。 【赏析】: 这首偈颂,是诗人对佛学思想的领悟,表达了一种超俗脱尘的情怀。 首句“披毛带角入廛来”,意思是说,我带着佛性(披毛带角)走入了世间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体,其形式与佛教经文相似,每句都是对佛理的阐释。下面是逐句的释义以及注释: 1. 古帆高挂入曹源(注释:古代船只高高悬挂帆篷,如同进入曹源一样,曹源为地名,此处指代佛教修行之地) 2. 雷动风行海岳昏(注释:雷电和狂风在大海和高山上引发动荡,使得整个世界都陷入昏暗之中) 3. 三十二峰亲坐断(注释:三十二级的山峰亲自被压断,形容佛法的力量无比强大) 4.
【注释】偈颂:佛教用语,指唱诵佛经的韵文。其内容为佛说或佛事。偈颂的音节和节奏与一般诗词相同,但要求字字珠圆玉润。“二十二首”,即《十二因缘经》中所说的“因缘果报”之二十四种因缘果报。“一九与二九”,即数词“一”、“九”和“二”、“九”。这是说,在佛教中,因、缘(因和条件)、果是三个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要素。“不出手”,就是“不出手”的意思。“巍巍”,形容高峻的样子。“不动尊”,即不动如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