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云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支提元不会禅,只是依时及节。 - “支提”是印度的地名,这里用来比喻某种特定的状态或条件。 - “不会禅”意味着没有达到佛教所说的禅定境界,即心无杂念、专注于一境的境界。 - “只是依时及节”指的是根据时间的变化和节气的更迭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 2. 孟春即曰犹寒,孟夏即曰渐热。 - “孟春”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月,通常天气寒冷。 -
注释: 偈颂二十九首其十一:“参禅人”即指参禅的人,“多逐妄”即指他们追逐虚幻不实的东西。 “起模仍画样”意为模仿他人或事物的形状与模式,而不考虑本质和内在规律。 “春风吹绽桃李花”意谓春天的暖风轻拂,使桃树李树的花朵纷纷绽放。 “淡烟疏雨笼青嶂”意为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细雨笼罩着青色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通过描绘春风、桃花、青山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参禅者追求虚幻之物的批评
偈颂二十九首其十三支提佛法无多子,何必胡僧劝举扬。 好对春风二三月,鹧鸪啼处百花香。 注释:支提是佛教术语,意为“雪山”。支提佛法无多子意味着雪山上没有太多佛法。何必胡僧劝举扬表示为什么需要鼓励人们去追求佛法。 好对春风二三月,鹧鸪啼处百花香。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春天的二三月份,当鹧鸪鸟在花朵中啼叫时,整个山谷都被花香所覆盖。这里用鹧鸪和百花来象征春天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云门大师” -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 云门,大师。 - 释义与赏析: “云门”,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个流派,可能是指禅宗中的某个派别或者特定的人物;“大师”则是对于高僧的尊称,表示此人在佛学或宗教领域内有着极高的成就和影响力。这里可能是在赞扬一位在禅宗或其它宗教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2. “中毒睦州,伸冤雪峤。” -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 中毒,睦州
诗句解析 1 “佛说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 注释:佛教认为只有一种方法,即“一乘法”,它既不是二元的(代表不同教派的观点),也不是三元的(通常指的是三个基本的教义或概念)。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佛法中的单一性和普遍性,表达了佛陀对于所有众生的平等态度。 2. “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 注释:“山花开似锦”形容山中花朵繁盛,色彩艳丽如锦绣;“涧水湛如蓝”则是形容山间流水清澈透明
【注释】 送:为友人送别。幽岩,指隐士张滋(字滋上)。出岭:离开山中隐居。诸方,这里指佛教的各派。无说汝无闻:没有说法你就没有听见吗?“汝”是代词,“闻”是听见的意思。莫倒跟:不要跟从。莫,不要;倒,同“堕”。才起:刚刚有。毫发(háo fà)奇特想:一点小小的奇异想法或幻想。依前:依旧。雷门,指佛门。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僧人张滋送行的情景。全诗以送别作结
【注释】 1. 支提:即雪山,藏语“扎加”的音译。 2.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 3. 大虫舌:指猛兽之舌,喻指凶猛之物。 4. 蟭螟(yíng míng):一种昆虫,体长二至三厘米,黑色有光泽,触角细长。 5. 夜市:指夜晚的市场。 6. 灯笼倒退:指灯笼被倒着拿。 7. 露柱:指露水结成的柱状物。 8. 鳖鼻:指乌龟的头。 【赏析】 这首诗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注释】 偈颂:佛教语,指佛经中的偈语和颂文。昆崙奴:昆仑奴,唐时西域人名。铁裤:指僧衣。打一棒行一步:指行脚僧的行走方式。𨘠逻(xiào luó):即“蹉跌”,跌倒的意思。峭措非常峭措:形容其动作非常矫健。不惟佛法会尽:不仅懂得佛法。且是文章满肚:而且有满腹的文章才华。见渠尝试篇诗:见到他试写一篇诗。便有惊人底句:就有这样的惊人之句。如今对大众前:现在当着众人面前。不免一时剖露
注释: 给孤长者:指僧肇。远迓瞿昙至给孤,伫聆有法为开敷:远来的是僧人,请听我为他开讲佛法。 早知是法应须舍,好请乘时出帝都:早知道佛法应该舍弃世俗的名利,好请趁此时机离开帝都。 赏析: 这首诗是僧肇在给孤园中开讲佛法时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第一句:“远迓瞿昙至给孤,伫聆有法为开敷。”这里的“瞿昙”是指佛教中的佛陀
注释: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教你如何拒绝你,但我还是会为你打通一条路。如果你是一个明眼人,那么你就不会再去寻求什么腊月的扇子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诗人在教别人如何拒绝,暗示了自己对这种关系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却又希望对方能够理解他的行为,即使他是一个明眼人。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有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