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脱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入道浅深颂:这是一首赞美修行之道深浅的诗歌,通过对比不同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修行的理解。 - 少室与摩竭:少室是古代地名,摩竭可能是某个修行者的名字。这两个词汇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修行境界或人物。 - 第代称扬许:这里的“第”可能是指代,而“称扬许”可能是对某个人或事的赞誉。这里的“许”可能是指某人在某个方面的表现或成就。 - 我今问汝徒:我询问你们这些修行者
注释: 露柱不声唤,猢狲绳子断。 上士笑呵呵,中流若为见。 译文: 露柱无声地呼唤,猢狲的绳子断了。 上士笑呵呵,中流如何见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露柱和猢狲绳,后两句写上士和中流。 露柱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它有杆、有环,杆在地下,环在竿顶,环上挂着一个浮子,浮子浮在上面的水里,浮子的上下运动就是时间的流逝。而猢狲(猴子)的绳子则是用猴皮或丝织成的带子,可以系在树根上
释义1:我见过许多匠人,他们夸耀自己技艺高超。 注释1:我见过许多匠人:我见过许多工匠。 释义2:“语默玄妙句”,语指语言,默指沉默。玄妙是深远奥妙的意思。语默玄妙句即言谈中的玄妙之句。 注释2:“玄妙”:玄深奥妙。 释义3: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注释3:不善:不精通。本源:根本,根源。祗园:梵语“祇树给孤独园”,又称“菩提场”。 译文:我见过许多工匠,他们夸耀自己的技艺高超
【注释】 露柱:指露台上的灯柱。猢狲绳:用绳子系住的小猴。中下:指中下层。上士:指上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露柱、猢狲比喻人的不同层次。全诗语言平易通俗而含蓄隽永。 首句“露柱声声唤”,写露柱在月光下摇曳生辉,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好似有声音呼唤着什么;第二句“猢狲绳不断”,写猴子被绳子牵着跑,绳儿怎么也拉不断。这两句是互文。“露柱”是实写,“猢狲”是喻体,二者都是通过视觉写出了听觉效果
【注释】: 猢狲(húsn):猕猴。露柱:露在地的石柱。 东(dōng)西:指东南西北四方。 任唱太平歌:任由他唱《诗经》中“天下安宁,百姓乐业”之类的歌。 徒话超佛祖:只是说说超越佛陀之类的话。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世态的讽刺。诗人用猴子戏耍露在地面上的石柱作比喻,讥笑那些自命清高的人,实际上却与世俗同流合污。诗中“猢狲”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少室与摩竭,第代称扬许。 我今问汝徒,谁作将来主。
我见匠者夸,语默玄妙句。 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猢狲与露柱,未免东西步。 任唱太平歌,徒话超佛祖。
露柱不声唤,猢狲绳子断。 上士笑呵呵,中流若为见。
露柱声声唤,猢狲绳不断。 中下莫知由,上士方堪看。